【摘要】:随着保险市场的迅猛发展;大量风险的积聚与保险企业落后的经营管理水平已构成保险业发展中的一对主要矛盾,因此,保险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经营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构建科学严密的风险防范体系,建立健全保险企业的内部控制、提高保险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成为亟待研究的新课题。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授权授信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等等。本文就内部控制对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方面做一些探索。
【关键词】:保险公司、内部控制、风险防范
【正文具店】
一、内部控制的产生与发展 :
随着保险市场的迅猛发展,就目前我国部分企业会计造假行为严重、财务报告严重失真、企业违法违规现象愈演愈烈的状况,因此;各大保险公司纷纷对各自公司的保险经营、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意识已越来越得到重视。
何为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理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一次报告中首次对内部控制作了定义。其后,由于企业内部竞争发生了重大变化,促进和推动了对内部控制的各种方法和制度的全面研究和探索,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第九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认为:内部控制是指在一个单位内部,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中国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指出:公司内部控制包括内部控制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两个方面。内部控制机制是指公司的内部组织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运行制约关系;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公司为防范金融风险,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促进各项经营活动的有效实施而制定的各种业务操作程序、管理方法与控制措施的总称。从种定义中我们不难理解,既然人们对内部控制理解的角度各有侧重,但他们共同的认识在于内部控制是一个组织所设计并实施的程序,旨在为实现该组织的某种目的而提供合理保障。
二、内控建设的现状与紧迫性
针对当前我国部分企业会计造假行为严重、财务报告严重失真、企业违法违规现象愈演愈烈的状况,新修订的会计法十分强调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问题。如何建立健全保险企业的内部控制、提高保险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成为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从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环境又影响企业控制的目标和内容。从现实情况来看,市场经济正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保险企业经营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低下,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普遍不足,因而企业的内部控制大多还停留在内部牵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因此,改进保险企业的内部控制,不能仅着眼于内部控制理论中限定的实施范围,更要从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的内外机制这样的高度来奠定企业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进而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随着保险业的对外开放,保险市场的竞争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呈现出新的特点。各保险公司在机遇挑战并存的新环境下,纷纷寻求新的经营战略、措施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但保险业经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保证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合理的授权授信是必然的。对于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既要保证其经营决策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又要保证其经济行为的效益性和廉洁性,权力的度量界定是关键一环。在当今保险业大凡出现重大舞弊经济案件,基本上均是授权不当引起的,是授权多、权力过大,且控制不力的恶果。授权无“度”,直接制约内部控制制度效能的发挥:在巨大的权力面前,国家的政策法规都会相形见绌,更何况是一个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因此,严密的电子化监控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将有助于有效地控制经营风险和防范保险业务中可能出现的疏漏和徇私舞弊现象。另一方面, 内部控制机制还要反映在保险业在经营风险、道德风险、政策风险、业务操作规范风险等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控制机制,实行规范操作。内部风险的控制还体现在用人机制,重要岗位要进行严格审查和不断换岗,岗位与岗位之间要有相互监督机制,业务处理要严格按照业务流程进行规范操作,不能缺少一个环节,不能形同虚设。再则,保险公司天天与金钱打交道,所以需要建立健全各类人员的内控机制体系。培养教育员工的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素质、敬岗爱业的精神是保险公司在风险防范所必备的基本条件。
三、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性质和作用
保险业属于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务所涉及到货币资金较为密切;是一个经营风险的特殊风险行业;在经营过程中面对的巨大风险,如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职业道德风险等等,因此不能违反稳健的经营原则,防范和控制经营风险最重要的是使保险公司永远保持保险业务质量,永远保持审慎的投资策略和稳健的财务基础,一个良好完善的内控体系及财务管理是保证保险公司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有足够的偿付能力,这是对金融业的基本要求。保险企业要防范和化解保险经营风险,求得稳健发展,加强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必要环节,完善内控机制,建立风险管理预警指标体系,不断完善业务经营管理体系监管体系,重点解决权力失衡问题,权责约束脱节和财务处理不实等问题。建立和完善保险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作用表现在:
1、 以网络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的数据通过企业的内部网络各个管理系统直接采集,并通过公共接口,与相关系统相连接,使会计系统不再是一个单独系统,绝大部分的保险业务信息能够直接转化为会计信息,会计数据处理呈集成化趋势,因此,通达这个数据系统,建立一个有效的内控风险管理预警指标体系,来分析评判在经营管理质量综合考核的各类指标中抽出部分对保险偿付能力影响大,概括性强的指标。如:综合手续费率、综合赔款率、应收保费率等等。组成风险管理预警指标体系加以监控,充分运用电子化管理信息量大的特点,及保险业务经营活动法规和监管措施允许范围内来降低保险业务经营风险。
2、 会计系统的网络化,此时的内部控制设计也要有集成性的特点,大多保险业由于数据多,业务信息量大,在硬件、软件和数据控制、岗位设置都要相互结合,因此,各类保险业务经营活动都必须严格执行业务数据、财务的授权、授信管理制度,优化完善分级核保核赔归口管理处理程序,财务会计处理分级授权和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强化电脑系统中的查错防弊功能,使各个工作岗位做到分工制约,使保险业务活动处于安全有序的状态。找出其系统中的控制缺陷和控制薄弱点,防止因缺乏系统控制而产生的风险,从而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保险公司经营风险防范——加强内部控制(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