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融资渠道和信用担保体系的缺失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障碍的集中体现便是融资难的困局,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融资渠道狭窄和信用担保体系的缺乏。
⑴理论上企业融资有五个渠道供选择:一是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二是私募;三是风险投资;四是商业信用;五是银行贷款。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标准要求过高;私募资金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非常普遍,但显然不确定性因素太多;风险投资只选择那些高成长性的企业;商业信用期限太短;只有银行才是资金供给的主渠道,从银行贷款仍但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占有的贷款资源不超过20%⑧,这种量的极度不对称性说明从银行贷款显然相当困难;由此可见,中小企业的实际融资渠道非常狭窄。
⑵融资困难、融资渠道狭窄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用担保体系的缺失;各类金融机构历来以规模以上大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抵御风险的能力有限等原因,自身信用资质不高,近几年随着银行风险防范力度的加大,对贷款的担保条件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缺乏足够的信用担保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局愈发明显。
2.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政策和态度;建国后我国经济的主体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开放后各种和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中小企业才得到一定发展,但由于历史的或者观念上的原因,中央、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在对待中小企业的发展方面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歧视和偏见心理,这可从政策、法律等方方面面中体现出来。比如对中小企业的管理,发改委虽设立了中小企业司,但还是没有具体的管理机构,管理分散;政府制订的政策、法律法规大部以规模、所有制来设定标准,对大中型国有企业的优惠、支持措施多,对中小企业考虑少;个体、私营企业规模小,在税收上多被划成“小规模纳税人”,其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使其实际税负增加;地方政府在国企改制、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宁可把企业低价卖给外方,也不愿意引入国内民营中小资本的现象非常普遍。凡此种种不公平的政策、条例、规章均极大地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打击了投资者的积极性。
3.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其他一些外部因素;中小企业的发展除了要面临上述障碍之外,还要面临:一、由于中小企业的分散性和地区性特征,使其成为地方基层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因而经常遭受乱摊牌、乱收费、乱集资和乱罚款的不公正对待;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各种低价倾销等不正当竞争的现象增加,使中小企业发展面临挑战;三、个体、私营企业主社会地位较低,私有财产得不到充分保障,抑制了中小企业主的创业热情。
(二)自身存在的问题
对中小企业自身而言,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企业产权制度和组织制度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从所有制结构看,中小企业的主体是集体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及少量地方国有企业,它们离所谓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有相当的差距:从集体企业来看,无论是乡镇企业还是城镇集体企业,多由地方基层政府创办,在财产关系上存在严重的政企不分、产权结构模糊;从个体、私营企业来看,它们一般实行的是家族式企业管理,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企业主往往以个人意志代替市场规律、经济准则;这些中小企业产权制度不合理的问题与企业的发展很不适应。
2.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由于历史的和其他一些原因,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经营决策权集中于少数企业领导人手中,企业的各种经营决策行为充满着随意性,不合理、不合法的决策行为也屡见不鲜,随着企业的发展,很有可能陷入管理失控的境地,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有待改善。
3.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开发能力不强;大部分中小企业以从事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含量不高,提供的产品老化、质量较差、档次较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产品、服务的质量和档次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中小企业发展中产品、服务的技术含量和开发能力凾待提高。
4.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由于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较低,对于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面对的各种问题的预测、分析和决策都比较随意,加上各级政府部门和有关方面对于企业投资的预测、决策缺乏相应的引导和帮助,因此中小企业在发展中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非常严重。
5.行业分布与地区结构不太合理;在前述中小企业的特点中,已经说明了中小企业的行业分布和地区结构很不合理,这里不再赘述。
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制定的各种经济方针、政策极少是专为中小企业制定的,为了解决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障碍、困难,建议针对不同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
(一)解决外部障碍的政策建议
1.如何化解融资困局
⑴建立和健全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筹资难的关键是缺乏信用担保,目前担保公司一般将业务定位于大型企业的大额担保业务,这样风险小、成本低,而对中小企业的担保业务却由于风险高,商业性担保公司不愿提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发达国家的主要办法是设立政策性担保机构,专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担保,信用担保制度是发达国家对中小企业使用最多、效率最高的金融支持制度,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借鉴这些有益经验,成立一些政策性的专为中小企业担保的公司,或给为中小企业担保的公司一定的补贴,鼓励为中小企业担保的行为。这些信用担保体系作用的发挥可以分担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提高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心。
⑵通过政策性融资渠道,建立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可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或委托现有商业银行办理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业务,其资金来源可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信贷的方式上可提供政府优惠贷款、贴息贷款等,以长期资金融通为主,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成本高,长期贷款难的问题。
⑶转变普通商业银行的观念,增加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商业银行也要逐渐转变观念,扭转“抓大放小”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绝对化的思维,要尽快制定出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贷款条件、审批制度,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培育和扶持一批有市场、有效益、有前景的中小企业,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重视中小企业。
⑷放宽中小企业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条件;2004年6月份,中小企业板在深圳推出,为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开辟了一个新的渠道,然而我们可以发现,相对主板市场上市的条件,中小企业板的上市条件虽然放宽了很多,但是与我国现阶段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相比,仍然显得过于严格、死板,要求太高,建议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放宽其上市条件,使一些成长性较好的中小企业真正能从资本市场直接融到资金。
⑸鼓励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促进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发展;目前美国有中小企业投资公司300余家、风险投资公司600余家,它们不仅向融资困难的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还向企业派出管理顾问、财务顾问,帮助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和财务制度,可以说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就是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孵化器、催化剂。我们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鼓励成立各种风险投资公司和创业投资公司,同时引入国外的风险投资,共同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⑹开辟其他新的融资渠道;除了以上所说到的融资渠道和途径,在目前的市场机制下亦可结合我国金融、信用的现实情况,开辟其他一些新的融资渠道,如:利用票据市场融资、采用融资租赁方式融资、甚至利用保险公司来融资。 中小企业投资与发展问题研究(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