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电子政务的发展除了以上的认识问题以外,“硬件”上主要有资金短缺、基础设备滞后、市场规模和习惯势力对变革的抵制等方面的问题,而“软件”上问题主要有公务员和公众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待加强、领导的信息化意识需要提高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需要加大力度等方面。
(二)信息时代的知识差距和信息问题
要了解信息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我们首先要分析在信息时代公共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过去10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分化越来越明显。虽然造成这种差距和分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基本原因是存在着严重的知识差距和信息问题。
知识和信息可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学习、吸收和创造知识,提供和获取信息往往需要很高的成本,并且需要较长的周期。因此,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不仅在于物资资源和实物资本上,而且还在于人们获得的知识和可接触的信息的多少上。更为重要的差别是,发达国家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市场规则,而穷国则几乎没有可靠机构提供必要的信息以服务市场,如验证商品和服务质量、制定规则、标准及强制执行等。同时,知识不可及和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及其严重后果更多地为落后国家和穷人所面对,加剧了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
属性知识和信息问题包括:诸如产品质量如何、员工的能力与勤奋程度怎样、银行的信用等级高低、企业的资信状况好坏等有关对目标对象确认方面的知识属于属性知识。属性知识对社会和市场的有效运行是非常重要的。而社会和市场面临的基本困难就是无法准确、充
分地了解这些关于属性的知识,不能掌握充分的、对等的信息,我们把这些称之为信息问题(information problems)。根据经济学常识,解决信息问题是政府的基本社会经济职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是一个为市场经济和社会公众进行公共管理,投入公共资源,使用公共支出,产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组织制度安排。同时,政府本身就是一种制度性公共产品。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弥补市场缺陷,在市场做不到、做不好的领域发挥作用,以达到社会公正公平、保证社会经济有效运转为主要目标。除了国防和政府本身是纯公共产品外,教育、科研、信息披露、会计准则和邮电、公园、高速公路等都是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纯私人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这些准公共产品如何产出?政府在提供准公共产品方面如何作为?政府如何进行公共管理?这些都涉及到如何普及知识、提供信息等基本问题。如何缩小知识差距和解决信息问题,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政府公共管理面临的越来越大的挑战。
由于发达国家在不断地、迅速地开拓技术的新领域、扩展知识的新疆界,发展中国家所追赶的是不断变动的目标,因而缩小知识差距不可能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甚至反而有可能继续扩大,这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比知识差距更严重的是信息问题。因为即便知识差距通过学习、吸收、交流能够大致弥合,信息问题仍然会困扰社会和市场。没有关于属性的知识,没有信息的公开与顺利流动,市场就不可能正常运转。因此,信息在公共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应该而且必须通过适当的公共管理,包括采取一系列制度创新解决信息问题。广义的制度包括政府和中介组织、私人组织、法律规章和社会准则等。制度有利于减少社会交易成本。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有更多样化的、更为有效的解决信息问题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安排。在穷国和落后地区,往往办事难、效率低,特别是办理如购买房屋、银行贷款、企业注册等大宗事项非常难,归根到底是缺乏解决信息问题的有效机构和制度。
知识差距和信息问题会提高社会交易成本,阻碍社会经济发展。随着知识疆域的不断扩大和信息的不断膨胀,人际之间的知识差距和信息不对称也日益严重,这加剧了知识与信息的不均等、不对称。而在缩小知识差距过程中,如果不同时解决信息问题,缩小知识差距的努力就会前功尽弃。以农业技术的研究推广为例,优良的种子研究培育出来后(知识差距问题基本解决了),如果没有广泛有效的推广示范机构,没有良好的农业信贷制度,广大中小农户是不会使用这些新种子的。
信息不全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永远不会完全消除,信息问题遍布公共管理各个领域,但是政府可以采取许多办法和制度安排来改善信息问题。在一些信息问题比较严重的领域,如金融保险、教育和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公共工程和公共服务,通过一系列体制安排和制度创新可以较好地解决信息问题。
三、政务信息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一)政务信息是信息在公共管理中运用的具体体现
政务信息是信息家族的重要成员,是信息与政府公共管理相结合的产物,是信息在公共管理中运用的具体体现。
关于政务信息的含义,目前有多种解释,常见的解释有:政务信息是政务活动的情况和消息;政务活动产生的信息就是政务信息;政务信息是反映国家机关行政事务、政治事务活动和管理工作的信息等等。政务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两层含义:(1)反映政府主体工作运转情况;(2)是政府系统其他活动发生联系情况的反映,政府系统以外的信息在与政务活动发生联系时可转化为政务信息。
因此,我们将政务信息定义为:政务信息是反映政府工作运转情况的信息以及政府领导决策和指挥工作所需要的信息,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
(1)政府自身产生的信息。这部分信息称为内生信息,如各种条例、规定、办法、章程、命令、指示、批复、议案、通告、通知、公函、会议纪要、合同、协议书等;
(2)政府从外部获取的与政府管理活动有关的信息。这部分信息称为外生信息,如新闻报道、消息资料、群众信访、提案议案、社会调研信息等。
(二)政务信息的社会服务作用
政务信息在公共管理中的主要作用就是社会信息服务。政务信息服务是政务信息工作的核心,是连接政府与社会其他成员的桥梁,是联系政务信息供给与政务信息需求,使两者达到动态平衡的桥梁。政务信息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政务信息的交流和有效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以使政务信息产生效应,政务信息服务是实现该项任务最直接的活动。政务信息的价值和政务信息工作的价值只有通过政务信息服务才能实现。政务信息服务的效果是衡量整个政务信息工作质量的主要依据。
作为一种社会化的信息服务,政务信息服务是社会信息服务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其他信息服务一样,政务信息服务主要是以服务的方式为社会成员服务,这种信息属性的明确界定,决定了政务信息服务也必然具有一般信息服务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奉行着信息服务运行的一般规律,使政务信息服务区别于非信息服务和其他社会活动。但政务信息服务又有其特殊性,因其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对象等诸多方面与一般信息服务的差异而形成自身的特点,区别于其他信息服务。政务信息服务主要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试论信息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2(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