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电子政府建设要注意先从效益显著、看得见、摸得着、有把握的地方着手,比如在多数政府部门,公文传输是电子政务最佳的突破口。公文传输不同于公文流转,他们包含的业务过程是有本质区别的。公文传输可以先从红头文件的传输环节抓起。电子政务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项目设备配置要合理,核心软件一定要买最合适的,同时软硬投资比例要适当。电子政府要取得成功,技术部门和业务部门能够很好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领导的高度重视更是不可缺少的保障。
(二)解决信息问题的公共管理建设
信息是市场的血液,市场的繁荣或萧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流动。政府制定任何宏观发展战略,都必须寻求有效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包括一般性的制度建设和不断的制度创新以解决信息问题。
解决信息问题的一般性公共管理制度建设涉及信息提供、信息披露、信息确认、信息流动、监督与奖惩、履约机制等多个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政府必须提供有关社会经济、环境资源、人文发展等基本信息。人口普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以及各种公开的专门数据资料是这类基本信息的代表,也是社会需要的最一般的公共产品。政府要建立常设的法定机构,形成定期公布的制度,并形成网络化的信息提供、查询、服务体系。政府要采用信息化、网络化和科学化的调查、统计、分析方法与手段,尽可能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数据和信息。近两年中国政府建立的全国刑事犯罪网络信息系统和全国海关网络信息系统(金关工程),对打击刑事犯罪、走私都起了明显的作用。
2、建立统一、严格的质量技术标准、认证体系和强制性信息披露机制。信息不对称问题普遍存在,在专业和专门领域尤其严重。对一件特定商品,生产商总是比经销商知道更多的信息,卖家总比买家更了解商品,所谓“只有买错的,没有卖错的”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一些更需要专门技术和专业经验的领域,如金融保险、医疗卫生、人力资源、技术产品与技术服务市场以及企业经营领域,某一方有利、内部人控制等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政府可通过制定统一、严格、强制的质量技术标准和信息披露准则,确保有关方面提供、披露有关技术标准、质量内涵和服务承诺的信息。政府通过法律规章强制要求所有商品标签和说明书必须提供有关材料,成分、性能、产地、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使用方法、维修、服务承诺等充分、准确的信息,对某些特殊商品(如医药、食品)和特殊领域(如金融、保险、证券、法律服务、医疗)要建立更严格的质量技术标准和信息披露准则。
3、以信息严重不对称的行业和市场——金融保险和证券投资为例,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严格的会计和审计准则和信息披露要求,如标准化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以及对这些表的说明、报告和公告要求;对银行的资产准备率、在险资产率、存贷款比率和信用等级评定的强制要求;对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盈利年限、速动资产、重大投资、股权变动、大股东持股情况等的强制标准和信息披露要求等。以上这些对于市场的正常运作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是必需的、十分重要的。
4、保护商标和知识产权,严厉打击假冒仿制和侵权盗版行为。 商标是普遍采用、非常重要的信息披露和质量信用标志,是一种简便有效的信息问题解决方式,同时也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知识产权。严厉打击假冒仿制和侵权盗版行为,保护商标和知识产权,从信息问题的角度看就是保护信息的准确提供,从而保护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保障社会正常秩序,保障经济健康发展。假冒伪劣商品、证书猖獗,正牌名优商品和人才就会遭受损害,市场经济就难以健康运行,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李鬼打败李逵”的反常现象。
5、建立信息双向交流机制——参与式决策管理。不论企业还是政府,只要面向市场和社会公众提供商品与公共服务、进行公共管理,都必须接受消费者和受益人的参与,倾听他们的意见,获得他们的信息与信任。消费者和受益人最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一项针对59个国家121个农村供水项目的研究发现,当预期的受益人参与设计时,每10个项目有7个获得成功,而当受益人不参与设计时,每10个项目只有1个项目成功(世界银行:《1998/99年世界发展报告》第13-14页)。政府在市政建设和投资公共工程时,要避免“人民城市一人建”的“官建”工程现象,就必须建立参与式决策管理机制。消费者和受益人参与决策管理是向大众学习、向社会底层学习、向目标对象学习的管理创新和信息问题解决方案。政府公共投资投向何方、投资多少?公共服务提供给谁?提供多少(数量、质量和强度)?如何提供?都需要进行权衡并作出决策。要使公共资源配置和公共预算开支切实适合社会和特定对象的需要并获得高效率的运用,必须让受益人参与投资决算和预算制订。
五、结论
当今社会,信息成了人们衣食住行所离不开的内容之一,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依赖信息,国家、社会、集团和个人之间也没有像今天这样通过信息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离开了信息就无所适从。在提倡透明政府、公开政府、责任政府和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今天,信息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更是至关重要。信息时代依然存在着影响严重的信息失衡问题,政府在进行公共管理的同时必须采取一系列制度创新以解决信息问题。政务信息是信息在公共管理中运用的具体体现,政务信息在公共管理中的主要作用就是社会信息服务,政务信息将为公共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信息引导。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公共管理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也给政府的管理模式带来一场革命。政府信息化是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和国家综合实力及国家竞争力的最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美]拉塞尔•M•林登. 无缝隙政府.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司有和. 信息产业学. 重庆出版社 2001年
[3] 王乐夫. 论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内涵及其他. 公共管理^论文网站 2003年
[4] 世界银行 《1998/1999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年
[5](英)P.M.杰克逊:《公共部门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0年
[6](美)H.S.罗森:《公共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
[7] 美J.E.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8年
[8] 胡昌平,乔欢. 信息服务与用户.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9] 邱家武主编. 信息资源管理.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10] 卢泰宏.信息分析.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11] 周晓英,王英玮主编. 政务信息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12] 赵旭东. 新技术革命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新技术革命及高技术产业 1998年第1期
试论信息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2(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