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使产品能在国际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我们就应该发展优势产品,形成规模效应。目前我国对一些产品已经具备规模生产的条件。在附加值相对较低的零配件方面,比如制动磨擦片、铝合金车轮、汽车玻璃、灯泡、蓄电池、千斤顶、活塞环、齿轮、轴承、汽车内饰件、汽车音响、万向节、座椅安全带、水箱、水缸、缸垫、滤清器等产品,在价格上、品质上,都已经具有国际性竞争能力。这类产品虽然价值低,但大多属于易损件,市场需求量十分庞大,以刹车盘车榖为例,2000年,仅仅美国市场容量就达到4亿美元,而我国仅仅出口800万美元。另外,这些有传统竞争能力的产品,标准化程度高,受整车厂商限制比较少,可以利用多种途径出口国外,顺利地进入售后服务市场。这类企业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完全可以依托国内市场,将数量做上去,形成规模效应,从而成长为具有国竞争能力的公司。例如,上汽延风去年向美国出口汽车座椅数百万套,创汇8000万美元。浙江万向集团更是由一个专门为浙江汽车生产万向节的小工厂,发展到为全国,为国际汽车厂家生产万向节的企业集团。
(三)强强联合,形成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
在整个汽车摩托车行业高度国际化的情况下,汽摩配行业的发展,也在要求企业之间必须加强联合。首先,整车厂商对零部件采购模块化:一般大的整车厂商都有十几、二十个体系与之合作,而且它们更乐意跟体系形成合作而不是单个的零配件制造企业,这些零配件厂商以“模块”的方式,比如制动系统配件、传动系统配件、汽车音响系统等方式,向整车厂商提供零配件。这就要求有条件的汽摩配企业必须由原来单兵作战的方式,或者仅仅是整车厂配套厂的情况,和其他零配件厂商一道变成一个团队,一个组合,参与竞争,否则,就没有进入整车厂商配套体系的机会。其次,一些零配件的标准化(中性化)程度越来越高,很多零配件要求能在全球都通用。在这种情况下,规模化生产,全球性服务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企业必须强强联合,分工合作,形成规模。据专家分析,2008年以后,国内同一种零部件一般只要3-5个厂家生产,而不是现在的几十家,甚至上百家的低水平生产的现状。
(四)分工协作,树立集群优势,提高运作效率
我国中小汽摩配企业,可以通过动用第三方来建设共用平台,进行横向联合,比如产业联合会可以寻找一两家有实力的零配件厂家建设平台,其它厂家出钱租用。零部件厂商还可以主动寻找上游或下游甚至配套企业合作,进行纵向联合,形成集群优势。例如,台州市有上千家摩托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这些企业基本都是家族式的,或者就是家庭工厂。张家生产摩托车车灯,李家生产B螺丝,整个台州市就成了一个大型摩托车生产集团。但这个“集团”不是由一个企业统一建厂,把数万人集中在一起,由一个厂长自上而下地指挥和管理,而是由上千家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机制灵活、动力很强的家庭企业组合而成的。结果,台州市的摩托车生产成本比内地许多大型摩托车生产企业低30%左右。从经济学原理来解释,这就是集群企业的生产方式,能带来更多的原动力装置。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生产,只有一架原动力装置。假设,台州只有一个大型摩托车发动机厂,所有的零部件都在这个企业生产,除了一个老板之外,台州所有的人都给这个老板打工,都听从这个老板的管理,结果只有一架原动力装置,只有一个人特别操心,对其他人来说,天塌下来由老板一个顶着。“集群经济”的特点是,生产摩托车发动机的老板有100个,即有一百架原动力装置,每时每刻都有100个人特别操心。因此“集群经济”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五)选好目标市场,建立健全的出口渠道
目前,我国中小型汽摩配企业普遍没有建立四通八达的国际营销中心和信息网络,对国际上零配件需求的了解基本上是零星的,不及时的。在区域上,我国汽摩配的出口相当一部分集中在东南亚非洲等欠发达地区,而对世界主要的市场,比如欧洲、北美以及东亚的日韩市场,我国中小型汽摩配企业出口量反而很少。 对于那些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品,我国的目标出口市场应当以欧美等发达地区为主。出口的渠道,可以采取为那些国际性的零配件巨头提供OEM产品的方式间接出口,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采取在国外设立营销机构,选择当地的中间商,开展国际业务。现在国际上有不少贸易公司在找国内厂家做当地的代理生意,这是扩大我国企业出口的一条捷径。
另外,在国际贸易中,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改变着原来的经营模式,许多国际性的零配件公司原来具有的健全的、遍布世界的营销体系的优势正在减弱,甚至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拖累。这样以来,我国中小型汽摩配企业完全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网络交易平台,获取信息,开展国际业务。
(六)密切关注行业发展的趋势,发挥后发优势
目前,汽车工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新型材料、新的高科技术在汽车零配件的运用层出不穷,汽车正由机械产品,向高度机电一体化产品发展,并将发展成信息含量很高的产品。在能源日益紧张,环保要求日益加强的情况下,电动汽车将是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尤其是在国际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我国中小型企业完全有条件把引进的先进技术加以利用,针对国内的消费环境加以改革。也就是说:从地域优势上讲,我国中小型企业更加熟悉当地消费情况。因此,加强对电动汽车所需零配件的研究投入,可以使我们获得后发优势。
六、政府应当采取以下政策
(一)加强体制改革,规范市场秩序
目前,我国国有汽摩配企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汽摩配市场环境不健全,监督、管理力度不够。一方面,各地区条块分割,一些管理存在空白;另一方面,一项事务多部门管理,政出多门,有时令企业无所适从。行业自律缺乏,企业为求生存,常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损害了消费者和原生产厂商的利益,扰乱了市场秩序。2003年,我国汽摩配企业已超过1万家。具备出口能力的公司,2000年就达到2359家。产品同质化严重,仿制品、甚至假冒伪劣产品横行,不但严重扰乱了国内的市场,还严重影响了我国汽摩配产品在国际上的声誉。
政府部门应当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乱纪的企业进行严厉的惩罚,规范市场;同时,从宏观角度,营造良性的市场环境。政府要鼓励企业间的联合,加强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比如,政府可以在政策扶持的基础上,鼓励龙头企业兴建工业园区,使更多相关的小企业向其靠拢。这样,既能满足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化生产,又能保障行业内技术、信息、人力等方面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二)在融资、税收上,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政策优惠 我国中小型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策略研究(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