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作者在本科阶段学到的知识,并通过查阅许多相关资料,分析了汽摩配企业的市场环境,阐述了我国中小型汽摩配企业面临的机会,并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中小型汽摩配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中小型汽摩配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应该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汽摩配、WTO、制造业、关税、出口、国产化、产品结构
【正文】:
同其他许多行业一样,我国中小型汽摩配企业数量在整个汽摩配行业中占90%以上,其对整个汽摩配行业的贡献很大,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国外汽摩配企业纷纷进入中国,我国中小型汽摩配企业面临的竞争形势越来越严峻,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迎接挑战,参与国际竞争,成为我国中小型汽摩配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我国汽摩配行业是伴随着我国汽车摩托车行业而发展起来的。自1955年建立起自己的第一个汽车工厂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2003年,汽车生产总量达到444.4万辆,已经超过法国,位居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同时,产品结构也得到大幅改善,其中轿车总产量达到201.8万部,增长83%,其占汽车总产量的比例,也由1995年的28.7%迅速上升到2003年的45.4%,中国的汽车工业开始进入消费品时代。我国的摩托车生产总量已经连续11年雄居世界第一,2003年更达到1465.8万台,占世界总产量的49%,出口量达到302.2万辆,比2002年增长93.6%。和我国的汽车摩托车工业发展相对应的是,我国的汽摩配企业也获得巨大的发展,2003年达到2100.5亿元。
近几年,世界最大的9家汽车跨国公司:通用、福特、戴-克、大众、丰田、雷诺-日产、标致-雪铁龙集团、本田、宝马纷纷进入中国。他们原有的配套厂商,也加大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我国中小型汽摩配企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性竞争。作为一个内资企业,即使不出口产品,也在国内面临着国际竞争。中国加入WTO仅仅三年,国内汽摩配市场已经被涉外企业占据48%,而且,这些涉外企业的市场份额还在不断增加,在这种市场环境下,我们不难判断:我国中小型汽摩配企业应该认清形势,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否则将很难生存下去。
一、汽摩配企业的市场环境
加入WTO以后,中国汽摩配行业发展很快,同时,国际零配件企业,如德儿福、博世、电装、伊顿、米其林等世界著名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每年都在中国设立新的制造工厂大举进入中国。
下面是2000年到2003年国企和涉外企业(注2)的生产总值对比情况:
项目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国内企业生产总值 804.8 1066.2 1630.8 2100.5
增长比例 32% 53% 29%
涉外企业生产总值 219.0 419.4 641.9 902.4
增长比例 91.5% 53.0% 40.5%
所占份额 27.2% 39.3% 40.0% 44%
从上面的资料看来,中国汽摩配企业的年增长比例基本维持在30%以上,可以说是突飞猛进。但2003年涉外企业的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902亿元。2000年到2003年短短的四年中,涉外企业占国企的生产总值份额从27.2%扩大到了44%。所以,这些涉外企业所占份额越来越大了,在中国汽摩配行业的地位也是越来越重要。 我国中小型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策略研究(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