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面对加入WTO后国外金融业进入我国所带来的充分竞争,只有不断加强网络服务意识,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不断提升制度创新力、风险掌控力和技术竞争力,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合我国电子金融服务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把金融服务真正转变到以客户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才能适应电子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不断提升我国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
6.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电子金融服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明确了网络银行的发展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障碍,并据此提出了保障网络银行健康发展的相关策略和建议。
首先,通过提高金融业的电子化科技水平,发展安全产品和安全认证,制定和完善网络安全法规,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等手段,以期解决银行电子化在安全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其次,积极发展金融工程,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大银行信息化投资力度,建设安全可靠的金融计算机网络,开发集事务处理、协调管理信息、决策支持系统于一体的综合性银行管理信息系统,以期改变我国银行电子化在技术水平和综合应用能力上存在的障碍;
再次,全面提升银行服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以客户为中心,与顾客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必将有利于改善银行对客户的服务质量,扩大客户市场。
最后,通过采取转换银行经营策略,建立多元化电子服务体系,拓展银行新业务,防范金融风险等措施,可以提高银行经营效益,将银行业推向国际金融市场,并在国民经济的大系统环境中发挥更为重要的宏观经济“枢纽调控”作用。
引文注译:
[1] SFNB的银行业务部分已经被加拿大皇家银行以二千万美元收购,目前该公司以先进的网络银行技术为其主要业务。
[2] 吴明,银行卡安全危机引发“换芯”大革命,《国际金融报》2004年4月20日。
[3] 张燕清,《电子签名法》能否保电子商务一路平安,《通信信息报》,2004年4月16日 。
[4] 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2003年中国网上购物研究报告》。
[5] 马蔚华,现代商业银行的服务理念“因您而变”,中国金融网 2004年7月6日
参考文献:
1. 崔援民.《电子商务》.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
2. (英)韦英海姆.罗文.《网络淘金:电子商务能走多远》(董振华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
3. 谢康、肖静华.《网络银行》.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年
4. 姜旭平.《网络商务处理系统》.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年12月
5. 杨坚争.《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6. 赵燕平.《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7. 狄卫平, 梁洪泽.网络金融研究.《金融研究》,2000年第11期
8. 尹龙.对我国网络银行发展与监管问题的研究.《金融研究》,2001年第1期
9. 马翔.网上银行的安全威胁和风险防范.《金融论坛》,2000年第4期
10. 宋怀峰.国内网上银行调查分析.《中国信用卡》,2000年第10期
11. 周红岩.中央银行应重视对网上银行业务的监管.《上海金融》,2001年第2期
12. 赵家敏.试论网络银行的发展与对策.《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13. 黄正新.中外网络银行比较与中方竞争策略.《投资研究》,2001年第11期
14. 李书海. 银行网络安全体系"六管齐下".《金融电子化》,2004年第 5 期(总第104期)
我国电子金融服务的发展方向探讨--发展障碍与应对策略的分析(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