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组建企业集团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企业更加直接面对国际竞争,尤其是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中国企业的竞争对手都是一些规模很大、实力很强的跨国公司,中国企业面临竞争形式是严峻的。我国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比差距很大。因此必须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实现产业结构的有效升级。
(四)、组建企业集团有利于构造有力的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对企业能否盈利相当关键。企业集团由于其涉足多个产业,尤其是产融结合和跨区域经营,使其可以构造有力的盈利模式。
二、我国企业集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在我国企业集团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政企关系仍没有理顺,政府在企业集团发展中的作用没有有效的发挥;企业集团自身在实力、发展方式和组织体制选择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问题。
(一)、企业集团的组织体制选择问题;
1、企业集团产权障碍;
所谓产权,即财产权,是指民事权利主体所享有的具有经济利益的权力,包括以所有权为主的物权、债权、继承权和知识产权等,是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占有、支配、流通和分配关系的法律表现,一般分为有关企业资产的产权和个人消费财产产权两类。目前,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国家与作为具体生产经营者的企业集团之间,集团内部成员企业之间的产权关系模糊不清,缺乏产权合成的法律联系,产权关系所决定的产权利益无法按合理的规则进行协调,出现了产权权利与行政权力相混淆,混乱的产权关系与企业集团一体化生产经营行为相矛盾的混乱局面。而且,少数企业集团在原有资产没有清理的情况下,又引入了国外资本和国内个人资本,形成国家所有、地方所有、集团联合所有、集体所有、个人所有和外资所有等多种所有形式,不同性质所有者的资产相互渗透,造成产权关系更加错综复杂,难以严格划分,从而导致国有资产帐目不清,资产流失、浪费、被侵蚀现象严重。
这种产权关系的错乱和模糊,直接影响到企业集团的利益分配和投资扩张,从根本上妨碍了集团内部成员之间以资本为纽带为主的深层联合,弱化了集团利益一体化和集团凝聚力,难以把集团内各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潜能全面调动起来,形成一种整体效能。
2、企业集团内部关系与结构不稳定;
西方国家企业集团都是建立在股份经济与公司法人基础上的,起成员企业主要是通过资本纽带联结在一起,法律上仍保持独立法人地位。其存在的形态是通过明确的产权关系(股份、合营资本、债权的持有)来维系集团整体利益与行为。
但我国企业集团的组建,多数是通过成员企业共同签订协议、合同或有集团与其它成员企业主要是以产品或技术为联结纽带,成员之间集中于产品生产、技术转让、销售等环节的合作上,缺乏股权资本联结,债权关系微弱,造成企业行为方式短期化,难以达到整体性、长期性的战略发展,企业集团内部关系与结构不稳定。由于联结纽带的脆弱和单一,在经济环境稳定、产销正常时,集团内部关系尚可维持,一旦遇到市场波动、经济政策调整等情况时,企业集团就会面临解体的危险。
3、企业集团内部管理机制和利益刺激机制紊乱;
由于现在多数企业集团不是以深层次的资产纽带联结的股权债权结构,加上产权关系的混乱模糊和多数企业管理素质低下,因而很难形成真正的集团式管理和有效的利益分配和刺激机制。
从管理机制来看,在一个企业集团内部应当明确划分资产经营和生产经营两个层次,前者作为投资中心,后者作为利润中心而运作。但由于上述原因以及原有行政管理体制的惯性影响,往往导致许多企业集团缺乏这种基本职权的明确分工因而造成功能重叠,领导体制混乱,决策机制运转失灵,指挥系统失效,难以实行集团内部的统一规划和分工,集中解决和统一行动。
从利益刺激机制的形成来看,由于产权关系模糊,无法明确确定资产所有者、经济管理者、企业经营者以及企业员工的权限和利益,国家又对不同所有制企业采取不同政策,从而集团内部的利益分配处于分割状态,造成企业集团内部经济联系松散,内部约束力软化,利益分配毫无公平、统一、合理而言。并且,现行企业集团内部广泛推行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由于对承包年限、承包基数的确定主观性强,缺乏科学性,加之多头承包经营所带来的利益主体多元化,也必然导致利益分配的不公和成员企业的利益本位与利益冲突,集团无法形成统一的利益机制。
(二)企业集团的发展方式问题; 企业集团的建立与完善(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