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跨国经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研究角度、研究层面和研究领域,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理论还是实践,其内容都是丰富和宽广的;为了突出主题,本文选择中国企业实施跨国经营的必然性、战略要素、战略选择与支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论述。本文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跨国公司概念切入,分述跨国公司理论及其总体特征,结合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科技及法律一体化的时代背景,来阐述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客观必然性;第二部分为本文重点,从当代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动机出发,以海尔集团和中化公司跨国经营现状为案例,从微观(企业)角度,分析总结中国企业实施跨国经营的战略要素;第三部分,主要从宏观角度探讨中国企业实施跨国经营的整体战略,具体分析与阐述当前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选择,并从政府工作角度出发,分析政府宏观战略支持。
【关键词】:跨国公司、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
【正文】: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国际市场竞争的风浪中,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是经济发展中的航空母舰,我们需要走出去投资办厂和开展各种各样的技术合作,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努力形成和发展壮大一批中国式的跨国公司”。目前,我国已有若干跨国企业,但同全球性的国际跨国公司相比,差距仍很悬殊,还不能够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中国企业在响应国家“走出去”号召的同时,更要充分利用加入世贸组织给我们提供的机遇,从过去专注于一种资源、一个市场,尽快地转变为胸怀天下,实现企业经营的国际化,迅速成为我国真正的世界级跨国公司。
一、 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客观必然性
(一)跨国公司概述
1.跨国公司定义
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又称多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和国际公司(International Enterprise)等。1974年联合国经济理事会第57次会议针对各称谓在客观上存在的差异,对跨国公司的定义内涵进行限定,而后,联合国统一使用“跨国公司”这一名称。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私人垄断企业,它们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和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
国际上,判定企业是否为跨国公司的标准很多。联合国跨国公司委员会规定作为跨国公司必须具备如下三要素:
(1)跨国公司须是一个工商企业,组成企业的实体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从事经营。
(2)企业须有一个中央决策体系,有共同的政策。其政策应反映企业的全球战略目标及部署。
(3)企业的各个实体分享资源、信息,同时分担责任。
2.当今跨国公司的总体特征
跨国公司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出现了美、日、法、英、德、发展中国家等群雄并起、快速发展、相互竞争的新格局,跨国公司已成为全球现象。作为当今国际生产与贸易的主体与组织者,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跨国公司以国际直接投资为主要经营手段,直接投资“本土化”日益提高。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主要有新建和并购两种典型形式,新建是在国外创办分公司及子公司,并购是在东道国取得对一家现存厂商企业的控制权,在国际直接投资跨国经营中,跨国并购是最突出的,也是当今最为常见的方式之一。研究表明,跨国并购是一国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打”入另一国市场便捷而又风险较低的方式,有42%-55% 的企业增长来自于并购,当今大型国际跨国公司同样以国际直接投资为主要经营手段。
“本土化”策略是指在东道国就地生产,就地销售,这种“本土化”做法是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相伴而生的。例如中日合资汽车企业所使用的零部件在中国采购的比率为47%,中美合资企业为57%,而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在上海生产的“桑塔纳”轿车零部件在中国的采购率高达80%。这种“本土化”战略对东道国和投资国都是有利的。
此外,对外直接投资还体现出,诸如规模大、向第三产业转移、多元化,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等特点。
(2)跨国公司之间及其与中小型企业之间存在广泛的联盟或合作,呈现出多极化的特点。
组成战略联盟的各跨国公司都有各自的“核心优势”,贡献出来,从而创造一个“一切都是比较优秀甚至是最优秀”的组合。驱使跨国公司之间建立战略联盟的主要力量有:生产力焦点的转移、战略优势互补、战略协同效应、分担和分散经营风险、拓展多元化经营、低壁垒进入等等。跨国战略联盟各成员之间是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例如摩托罗拉与东芝公司之间建立战略联盟,共同生产微处理器,东芝公司获得摩托罗拉的核心技术,摩托罗拉则迅速进入日本的移动电话市场。
国际连锁经营则是跨国公司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的重要表现形式。跨国公司发展国际连锁经营实行非股权控制,带来很多有利效果,跨国公司本身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是进行技术转让、许可证转让和连锁经营的首要资本,再加上本身具备的规模优势、产品优势、信息优势和商誉优势,有利于实行公司各部门职能分离,使总部成为一个具有垄断优势的控制中心,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生产、销售网络。随着跨国经营竞争的越加激烈,大型跨国公司也开始寻求与中小型企业结盟。连锁经营已日益发展成为跨国经营实施国际战略联盟的一种重要形式。据最新统计,全球最大的连锁零售商沃尔玛零售连锁集团(Wal-mart)在美国本土的商店已达到3302家,其他国家达到1200家,在全世界零售企业排行榜上,荣登世界零售业第一宝座。
(3)国际跨国公司重视开发与研究(R&D)活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跨国公司也随之调整全球竞争的经营战略和策略,为了适应这一调整,加上跨国经营活动与技术创新是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的,从而促进了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的力度,而全球经济一体化又增强了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也促进了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国际化。跨国公司在当今国际技术转让中充当着最重要的角色,因为跨国公司垄断了世界绝大部分科技开发资源与科技成果,技术创新是跨国公司海外扩张与经营的根基,也就是说技术创新是跨国公司发展的基石。 所以跨国公司投资于国外的科研经费在其研发费用总额中的比例不断上升,例如,1977年,美国跨国公司国外技术研发的支出仅为20.75亿美元, 1990年跃至101.87亿美元,1993年达107.87亿美元。 据相关资料统计,在西方发达国家,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集中和控制着90%的生产技术。
(4)跨国公司重视“绿色”经营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