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加入WTO后为中小企业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压力,但同样也为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许多新机遇。一是市场准入的安全性增强;二是市场准入的稳定性提高;三是为进口提供了保障;四是法律地位将得到改善;五是市场准入的限制将会减少;六是法律政策透明度将会提高;七是税制将会更加公平;八是中国“入世”后,在短期内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总体上要比国外那些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中小企业有利;九是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具备更优越的资源、人力等发展要素优势。
中国加入WTO后,不仅允许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企业也要迈向国际市场,因此出现了“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局面。我国的中小企业在面临种种压力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加入WTO所带来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成为了中小企业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信息战略的有效运用,有助于中小企业克服规模小、资金少、管理水平低、市场开拓能力差的劣势,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树立竞争优势。搞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加速国内中小企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而且有助于实现改革与脱困的目标。
三、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虽然信息化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得以生存和继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却是有喜有忧,面临的问题也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
(一)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基础差,应用水平低
根据有关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一直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信息化的应用更是得不到普及,真正实现 CAD 、 OA 、 MIS 系统的企业在全国中小企业中所占的比例还不足 10% 。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的课题调查反映,有20.3%的中小企业没有计算机,仅有7.9%的企业做过电子商务,还有40%的企业尚不知电子商务是何物。中小企业对专业信息机构、互联网、广告等现代信息渠道的实际利用率仅有10%、9%和7%。(注6)即使在一些信息化建设相对较好的企业中,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从不同程度上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2、近半数企业拥有局域网,但网络应用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已有一半以上的中小企业拥有局域网,对于暂时没有局域网的企业,表示未来三年内会建立自己局域网的超过4成;在广域网建设方面,贸易企业的广域网拥有率较高(35.1%),其次是石油、电子企业。2003年10月至12月,计算机世界报“应用与方案”版、21CN网站(www.21cn.com)与支点网(www.topoint.com.cn),通过网络联合开展了一项企业网站建设状况调查活动。截至2003年12月15日,共获得3943个有效样本,调查样本构成如下图(见图一)所示。(注7)
调查显示,企业在互联网上的网站建设情况不容乐观。在受访者中,有36%表示自己的企业没有自己的网站。此外,还有33%的受访者企业或者只是申请了域名,或者已经建成了网站,但没有域名。(见图二)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阶段与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是国内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另一个主要特征。目前我国企业只有10%左右实施了ERP和CRM方案,进入了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而绝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办公自动化阶段,局域网的应用也主要停留在信息共享的层面上,生产控制方面的应用很少。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地区差异明显,沿海地区企业信息化进程快,企业对信息化的认知度、基础设施建设、参与电子商务的程度等等都明显好于其它地区。
3、信息安全意识薄弱,网站易受病毒攻击
全球的网络化趋势已经打破了传统商业地域限制、竞争格局和交易模式,但与此同时,Internet的复杂性也给网络安全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根据Gartner Group最新调查报告显示,2003年以前,一半拥有网络系统的中小企业都遭受过至少一次计算机犯罪的重创。而且超过60%的公司甚至没有察觉他们的系统曾被侵犯过。(注8)面对黑掉网站或传播病毒之类的攻击,中小企业显得尤其脆弱,一方面是我国的中小企业对网络安全没有足够的重视,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和相关人才来部署安全措施。由于商业泄密、系统遭到攻击与病毒侵袭,导致数据丢失和破坏,甚至系统瘫痪,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对策探讨(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