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政选择模式
党政选择模式是指由党和政府在社团的生成、发展和解散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一种模式。总的来看,中国共青团从成立到现在,运作机制都有党政选择模式很深的印记。
1、从社团的生成和解散看,是由于党和政府为了加强统治或管理的需要,决定成立和解散某个社团。通过回顾共青团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团的成立、解散(改造)、重建都是根据党的意志决定的,包括团的名称也是“为了明确表明党的政治主张”确定的,所以,团歌里唱道:“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这是典型的党政选择模式的体现。
2、从组织体系看,是自上而下成立起来的。每一层级的社团向同级党政部门负责,领导人由同级党政部门批准任命,机构列入国家行政管理体系(参照国家公务员管理),同级党委、政府核定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数目、级别。比如,1949年1月,中共中央正式颁布了《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决议》后,才在全国开始了普遍重建青年团的工作。
3、从经费来源看,主要是由同级政府或政府部门拨付办公和活动经费,列入政府预算。
4、从动员方式看,主要是通过行政指令、命令、号召等形式来完成。
5、从工作任务看,是以协助某一个党政部门完成特定的工作目标为主要任务,因此,在这种模式下,社团的第一服务对象是成立该社团的党政部门,而不是社会公众和社团成员。
6、从成员表达不满的方式看,渠道和方式都不多,虽然成员有退出的自由,但是,这种退出往往意味着退出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主流,而且也没有其他类似的社团可以选择。
党政选择模式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首先,社会结构没有明显分化,社会利益主体比较单一,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联络和团结了各种社会力量的政治组织,容纳了带有各种政治倾向的政治团体,成立社团的外部动力不足。其次,政府成为生产活动的管理者,企业的基本建设投资、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利润分配都被纳入国民经济计划体系,由政府统一下达指令进行安排。企业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也没有争取利益的动力,社团缺乏可供运作的社会资源,经费只能靠政府拨款,成立新的社团缺乏经济基础。第三,每一个人都成为“单位人”,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乃至生老病死全部纳入单位组织体系,依靠行政指令进行组织动员非常容易而且可行,也使得体系外的任何社团要进行动员都十分困难。
(二)社会选择模式
1、“第三部门”的概念和特点
在界定社会选择模式的概念之前,我们首先要引入第三部门的概念。“第三部门”( the third sector)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学者Levitt最先使用的,也有人称之为“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或非营利部门(non-profit sector),一般是指除政府部门和市场部门(企业)之外的社会组织。目前,最受认同的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非营利组织比较研究中心推荐的“结构-运作定义”,它的着眼点是组织的基本结构和运作方式,认为非营利组织具有五个特征:
(1)组织性:意味着有内部规章,有负责人,有经常性活动。那些非正式的、临时性的、随意的聚会不能算作一个部门。
(2)民间性:民间性意味着在体制上独立于政府,既不是政府的一部分,又不受制于政府。当然,这层意思不表示完全不要政府的钱,或者完全没有政府官员参加其活动,关键是第三部门必须是民间性质的。
(3)非营利性:意味着组织的利润不能分配给所有者和管理者。利润必须服务于组织的基本使命,而不能放到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腰包里。
(4)自治性:意味着各个组织自己管理自己,既不受制于政府,也不受制于私营企业,还不受制于其他第三部门组织。
(5)志愿性:意味着参与这些组织的活动是以志愿为基础的。但这并不等于说,组织收入的全部或大部分来自于志愿捐款,也不等于说,工作人员的全部或大部分是志愿者。只要参与者是志愿的就算满足这个条件。
需要指出的是,“不营利”不等于说这些组织都“不盈利”,事实上,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往往大于支出,换句话说,它们是盈利的,只是他们不以营利为目的。(注13)
2、社会选择模式的概念和特点
社会选择模式是指由社会公众决定社团的生成、运作、发展和解散的模式。这种模式应当成为共青团组织变革的目标模式。第三部门的运作是典型的社会选择模式。这种模式有以下特点:
(1)从社团的生成看,是由于社会公众出于共同的目标、愿望而自行发起成立的,比如一些志愿者组织和大中专院校的学生社团就是典型的例子。
(2)从组织体系看,是自下而上建立起来的。
(3)从经费来源看,主要是通过社会捐赠、项目运作、成员义务服务来筹集社团活动经费。
(4)从动员方式看,主要是通过行政指令、命令、号召等形式来完成。
(5)从工作任务看,是以服务社会公众、社团成员和公益事业为主要任务。
(6)从成员表达不满的方式看,他们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一种是“用手投票”,通过组织程序,把大多数成员不满意的社团负责人换掉,另一种方式是“用脚投票”,即不再主动参与社团活动,甚至转而加入其他社团。
3、罗山市民会馆:用第三部门理论改革社团组织的个案分析
上海浦东新区罗山市民会馆是一个具有政府和社会双重背景的社团组织,通过进行个案分析,对我们用第三部门理论改革社团组织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