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非营利组织理论、社团理论为指导,结合近年来共青团组织变革的发展,分析共青团的组织发展和变革问题,给出共青团组织变革的目标模式,强调实现这种从党政选择模式到社会选择模式的转变是共青团组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中国共青团、第三部门、组织变革
【正文】:
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基本情况
(一)发展历史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建立前,各地共产主义者在建立党的早期组织——共产主义小组的过程中,先后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简称S•Y)。1922年5月5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隆重开幕。这次大会通过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章程和其他一些决议案,确定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中国青年无产阶级的组织,是为解放无产阶级而奋斗的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前身。
1925年1月召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时,为了迎接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为了明确表明党的政治主张——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表示团组织是为无产阶级利益而奋斗的革命青年组织,大会决定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6年11月,中共中央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为了更广泛地团结各界青年投入抗日救亡的斗争,决定改造共产主义青年团,建立各种抗日救国的青年团体。
1946年9月,中共中央根据人民解放战争的新形势和满足广大青年积极分子的进步要求,提出试建青年团组织。随着解放战争胜利的发展,试建青年团的成功,在全国解放的前夕,1949年1月,中共中央正式颁布了《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决议》,在全国开始了普遍重建青年团的工作。
1957年5月,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了确切地反映青年团所担负的政治任务和广大团员的意志,大会决定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现在。(注1)
(二)团的性质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以下简称“《团章》”)规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注2)这决定了团的性质有以下三点:
1、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共青团作为我国群众团体之一,它在政治上、组织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团章》规定,团中央委员会受党中央委员会的领导,团的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受同级党的委员会领导,并同时接受上级团组织的领导。团的各级组织都应在党的领导下,根据青年的特点和需要,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同时,共青团是一个集先进性与群众性于一身的特殊的群众组织。这是共青团区别于其他群众组织的显著特点,也是我们在研究共青团的组织变革时不能忽视的一点。
2、共青团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组织广大青年学习共产主义,是党所领导的共产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共产主义事业的宏伟目标,不是靠一代人或几代人所能完成的,只有不断地用共产主义精神教育青年,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青年,才能使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
3、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既是党建立共青团的目的,也是党赋予共青团的光荣使命。1949年4月,任弼时同志代表党中央,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向青年团提出了“培养出千千万万有高度政治觉悟又有坚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的优秀的革命后备军”的任务(注3)。党的十三大把共青团组织的这一特殊的作用再一次载入党章。共青团担负起了为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培养输送后备力量的职责,大批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在团组织内锻炼成长,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