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延伸产品的形象应与企业形象保持一致。如果一家企业的名声非常显赫,那么企业形象的定位对于品牌延伸而言,就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了,比如行为特征非常明显的“中国一汽”如果去生产服装或食品,消费者就会难以接受;而四通集团虽以生产计算机等电子产品为主,但其企业形象强调高科技,现代化,综合实力强的特性,而少有行为局限性。所以,哪怕把“四通”延伸到自行车上,人们也不会觉得奇怪。
(3)品牌延伸应与企业的长远规划相一致。过分倚重于品牌延伸战略,会影响到企业开创新品牌的进度。因此必须以企业长远规划为中心,及时地分析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营销环境的变化,结合新品牌的开发而全面发展企业的品牌战略。
此外,有些情况不适宜进行品牌延伸。如: 品牌名称成了产品类别名称的代表或代替物时,消费者对品牌与产品价值认识极其一致,不适宜进行延伸;对于企业在市场占有率,盈利率等方面寄予了很高期望的产品不适宜采用延伸品牌,应使用新的名称;广告预算大的产品不应也不必背上原有的品牌。
2、品牌延伸可供选择的策略
(1)品牌的直接延伸。即将原有的品牌原封不动地直接用在延伸产品上。这种方法虽简单易行,但仅适用于与原品牌联系非常紧密的产品,如“高露洁”牙膏,“高露洁”牙刷。反之,像“娃哈哈”那种作法是极其危险的。
(2)利用原品牌推出改进型新产品,如“乐百氏”奶,“乐百氏”AD钙奶。改进型产品与原产品属同一产品线,故其相关性很大。在原有品牌的基础上,加上说明产品属性的文字。既能借原有品牌迅速提高认知度,又能够突出新产品的个性。但弊端在于如果市场细分不明确,很可能会瓜分原有产品的市场。
(3)原有品牌与单个同类型新产品的名称相结合。如“海尔”冰箱的“大王子”,“小王子”,“双王子”系列;“康师傅”方便面的“珍品”系列,“家常”系列,“大排档”系列。这种延伸方式除具有第二种方式的优点外,而且由于它的分类是建立在较为准确的市场细分的基础之上的,对原有产品市场的影响较小。
(4)品牌的变异延伸。杭州“华立”集团,其主导产品电能表的品牌是“华立”,铜箔板的品牌是“华立达”,家用电器的品牌是“HOLLEY”。这一方式中品牌的名称虽有一定的变化,但它却适应了延伸产品与原有品牌产品联系减弱的现实,好处在于分散了风险,各行业上的品牌均能消化在原有品牌的名下而又不至于给其带来负面影响,弱点则在于容易造成品牌资产的浪费。
综上所述,品牌战略不是一种短期行为,也不是短平快的灵丹妙药,其规划和实施都必然是一个长期的、经过深思熟虑的过程。它决非朝夕之功,只有把这项复杂而浩大的系统工程放在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优化整合品牌资源,给自己的品牌进行正确的定位,把品牌战略融入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去,才能创造出知名的品牌,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引文注释:
(注1)《管理妙语大全》第28页 珠海出版社
2002年3月第1版
参考书目:
1、《品牌制胜——从品牌展望到品牌评估》[英]莱斯利.德.彻纳东尼著 中信出版社
2002年9月第1版
2、《营销管理》 菲利普.科特勒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年2月第1版
3、《著名企业经营之道I》 钱晋明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年11月第1版
4、《销售与市场——营销实战手册》(5年经典珍藏本 上、下册) 销售与市场杂志社
1999年出版
5﹑《本土品牌战略》 翁向东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2年出版
6、《为你的品牌做体检》 高端训〔台湾〕 《成功经理人周刊》转载
2002年21期
7、《钢索上的品牌战士》 [英]菲欧娜.吉尔摩著 中信出版社
2002年9月第1版
关于品牌战略探讨(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