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产品质量是品牌的基础。商品的第一属性是可以为消费者提供的使用价值,很多消费者决定选择品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品牌质量的信任。存在质量缺陷的产品是不会被消费者接受的。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是很多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的共同战略。创建名牌,必须树立质量意识,在技术方面企业要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和质量保证体系,实施质量监督,严格按照质量标准组织生产,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质量过硬的好产品。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实行质量认证,中国企业要增强国际竞争力,就应该把眼光放在世界标准,努力通过ISO—9000系列标准认证,达到国际质量水平,为进军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2、 技术创新是品牌的生命。名牌的真正魅力来自于不断提高和完善的产品自身。创立和保持名牌的关键就是要不断开发新产品,增加新的服务项目,不断满足消费者变化的需要,始终让消费者满意。只有这样品牌才能长久。消费者需求的内涵已不再是商品内在的物化指标,而更多的是其内在心理感受和体验。企业要适应消费者生活水平的变化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不断升级和改进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出现的高级化、多样化、简捷化、信息化、个性化的趋势。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要有超前意识,要开发具有特色、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美国管理学专家德鲁克指出“创新创造了一种资源”。不断努力地把别人认为做不到的事情做到了,企业才能逐渐发展起来。
3、 消费者对品牌的概念化认同是构筑品牌价值的核心。品牌是一组浓缩到商品中的概念,他体现了企业文化、经营理念、质量体系、对产品使用功能的定位,企业的管理措施、组织机制等,它是一种文化,是产品的文化标签。研究证明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五种途径包括:①价值;②规范;③消费习惯;④身份;⑤情感。这五种途径都与品牌概念相关联。品牌商品对消费者心理上的影响,不是产品自身创造的,而是由抽象的品牌概念创造的,这种心理影响与效用来自于消费者对品牌所蕴涵的精神、理念、文化的体验与认同。在实施品牌战略的过程中,以企业文化为重要内容,通过品牌推广对消费者的心理进行干预,在消费者中形成概念化的品牌认同,涵养消费者的品牌信仰,是品牌价值形成的关键。
4、 以制度化的措施强化品牌管理。品牌管理是指对建立、维护、巩固品牌的全过程,进行有效地监管、控制和协调的管理过程。通过品牌管理行为可以建立、增进、维护品牌的价值与影响力,可以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活动与行为进行校正与调整,使之忠于品牌的核心价值与精神,确保品牌战略的实施。品牌管理对于企业品牌战略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做好品牌管理需要:①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品牌管理团队;②树立品牌管理目标。包括品牌的增值、品牌延伸与潜力的挖掘、延长品牌作用的时间等等;③制定品牌管理的规范与标准,并把这些机制与规定以制度的方式固定下来。维护和发展一个品牌比创建一个品牌更重要,企业必须重视品牌管理,在品牌管理中坚持一贯性、差别性、全面性的基本原则。
(三) 如何维护品牌
1、 法律保护:品牌价值是一个文化概念,它本身并不受到法律保护,品牌价值的形象化代表,商品的商标和企业的标志物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对于商标和标志物,企业应该及时进行法律注册寻求法律保护。寻求法律保护的方式有二种:①向不同国家申请注册;②向《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申请。这是一种国际注册,只要提出一次申请,就可以在所有的指定国家受到保护。对于那些知名品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经达成共识,在法律上给予保护。例如《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规定:各成员国应履行保护驰名商标的义务,驳回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对驰名商标的复制、仿造的商标注册申请,并禁止这种有损于驰名商标声誉的商标使用。
2、 品牌创新:产品是有生命周期的,附加在产品中的品牌也会伴随着产品的生命周期的结束逐渐退出市场而受到影响。品牌映射出一个企业的精神与文化内涵,当一个企业的品牌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时,企业品牌就会产生品牌效应。如果一个品牌他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不再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品牌也就会被广大消费者所拒绝。正是因为品牌价值的发展与重塑是每一个立足于市场经营的企业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所以只有创新,企业才有发展,品牌才更有价值。品牌创新大致有:市场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价值创新、宣传和广告创新等六种方式。
四、通过品牌战略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选准突破口,以价格优势和产品优势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市场竞争是激烈和残酷的,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首先要解决市场存在的问题,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一个名牌产品首先是一个好的产品,虽然我们在品牌经营上和知名企业存在差距,但在产品价格、质量,性能等方面中国企业还是有实力的。加强质量控制,不断改进工艺设计,运用高新技术,提高产品的档次和技术含量,使产品在性能、功用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同时辅以价格优势,利用低价格、高质量的产品刺激消费,提高消费量,扩大市场份额,是冲破品牌包围,在国际市场树立良好形象的突破口。
(二) 以品牌的核心价值统领企业的营销活动。品牌核心价值是品牌向消费者承诺的功能性、情感性及自我表现性。品牌的核心价值是消费者认同品牌、选择品牌的重要因素。企业应该紧紧抓住品牌的核心价值组合营销策略,开展广告宣传和营销活动,通过广告,宣传品牌的核心价值,利用品牌的核心价值去吸引消费者。沃尔沃汽车公司(Volvo)是北欧最大的汽车公司,沃尔沃公司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把“安全”确定为品牌的核心价值,并在广告宣传和营销活动中突出“安全”这个核心价值。比如在汽车设计过程中,如果操纵性、舒适性等其他性能与车辆整体的安全性发生“矛盾”,那么企业首先考虑的是安全性;在公关活动中沃尔沃公司通过在中国举办汽车特技驾驶表演和碰撞演示,用铁的事实让消费者感受沃尔沃在安全技术上无可匹敌的王者地位。在广告宣传中,沃尔沃也是突出了“沃尔沃汽车,世界上最早装有安全气袋的轿车。”这一广告标语。正是因为沃尔沃公司在整个营销活动中突出了品牌的核心价值,使得公司的品牌在消费者中树立了形象,赢得了市场。
(三) 利用品牌对资本的集聚作用,整合生产资源组建企业集团,发挥规模效益。形成名牌一定要有经济规模,规模标志着一个企业的实力、生存能力以及为市场提供产品的能力。经济管理的一条重要规律就是规模效益。据有关统计数字分析,规模每扩大一倍,成本就可以下降15%。以名牌企业为龙头,利用品牌对资本的吸引与集聚作用,通过兼并、收购、租赁等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壮大企业规模,提高生产能力,整合生产资源,建立企业集团,不但有助于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也有助于企业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竞争力。海尔集团自1991年至1998年期间,利用海尔品牌的无形资产优势,走低成本扩张之路,吃“休克鱼”,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不仅使自身得到了发展壮大,也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出路。
(四) 取得政府支持,政企联动推进品牌战略。品牌不仅代表了企业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形象。知名品牌与国家形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提到美国经济,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微软”、“IBM”、“通用汽车”、“GE电器”、“波音公司”。“大宇”、“三星”、“现代”股票的升降人们立即会联想到韩国经济的起伏。通过品牌战略提高企业竞争力只靠企业一家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市场经济程度不是很高,地方利益、行业利益交织在一起的市场环境中,政府在宏观调控、监督指导、政策扶持、综合治理等方面推动品牌战略的实施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着巨大的影响。企业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需要内因起主导作用,但也同时需要外因的推动。政府在宏观上通过制定法律保护知名品牌,引导消费者树立国有品牌意识,可以为培育知名品牌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在微观上可以通过财政、税务、信贷、出口等环节给予知名企业优待,以增强名牌企业发展的延伸能力,这些都有助于名牌企业做大、做强,有助于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
中国已经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将要面对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挑战。面对早已在市场游戏规则中运作多年的国际知名企业,面对着拥有巨大品牌资产和市场号召力的行业领导品牌,我们所面对的市场竞争将会更加严峻。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这是巨大的商机,但能否成为自己市场的主导和主人,中国企业还显得底气不足。中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为中国造就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而形成的要素禀赋优势也是世界其他国家很难拥有的竞争优势,某种程度上说这种优势是绝对的,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可以通过贸易和交换得到,但劳动力资源却是相对稳固的,这是世界市场离不开中国的一个根本原因。这个优势是为我所用,创造中国自己的优势企业与知名品牌,还是为人服务,成为国际企业的加工车间,这个差别就在于能否赢得市场,是否拥有自己的知名品牌。这个差别对于中国经济质量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具有国际市场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是中国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路径,也是提升中国经济质量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经济学》 (斯蒂格里茨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年)
2、《名牌战略》 (刘仲康等著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3、《营销学原理》 (菲利普 • 科特勒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方向》
(奈斯比特•约翰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
5、《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 (阿瑟•刘易斯著)
6、《品牌营销》(屈云波著 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
7、《品牌经营法则》 (大卫• 爱格特著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8、《企业文化》 (刘光明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
关于企业品牌战略的探讨----中国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