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论文降重
|
职称论文发表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论文资料
|
论文开题报告
全站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试论李白个性的形成及其文学表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漂泊的布衣游侠(五)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学前教育论文资料
|
小学教育论文范文
|
现代教育技术
|
应用数学论文
|
数学教育论文范文
|
心理学论文
|
教育技术学论文范文
|
教育管理论文
体育教育论文资料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数学教育论文资料
|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论文
|
教育管理论文资料
|
汉语言文学
|
心理学论文资料范文
|
中文专业论文
试论李白个性的形成及其文学表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漂泊的布衣游侠(五)
毕业论文网提供本科专科自考硕士原创论文资料,MBA论文,MPA论文,职称原创论文资料发表及大量原创现成论文资料
销售价格:
最新活动:微信集50个赞就可获取任意一篇钻石会员文档。详情见
微信集赞换文档
试论李白个性的形成及其文学表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漂泊的布衣游侠(五)
然而,命运再次戏耍了李白,使他陷入了宗室争位的政治漩涡。还没等他完成“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56]的理想,甚至还没有在永王幕府中站稳脚跟,仅仅在至德二年,永王李璘就在一系列军事交锋中被肃宗击败身死了。李白也被系浔阳狱,即便后来得到崔焕、宋若思的救助,并参加了吴兵幕府,甚至还代拟了《为宋中丞自荐表》希望得到肃宗皇帝的赦免和任用,但最终也未能免于附逆之罪,落得个长流夜郎的下场。
对这段历史,很多人据此批判李白不能认清形势,为了实现自我价值,甘于从贼,在安史之乱的大形势下,还协助永王李璘进行分裂战争,是没有政治远见的表现。以我的观点,未必如此。
其一,天宝十五年,因安史之乱逃离长安的太子李亨于灵武城南楼即帝位,是为唐肃宗,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从民间流传“南内凄凉西内荒,淡云秋树满宫墙。由来百代明天子,不肯将身做上皇!”的描述中,可见玄宗晚年的凄惨境况。肃宗的即位明显是擅立,即便有平叛的事急从权,却也说明永王起兵未必无因。李白的辟入幕府,或许与他“非主流”的游侠特质有关,至于附逆二字,只能概括成一句成王败寇而已。
其二,这一时期的李白已经放下了个人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的想法,在受箓入道的隐居修行中达到了无我的境界,从“国耻未雪,何由成名。”[53]的表白中,可以看出诗人心中只有单纯的为国为民,平定叛乱的理想诉求。无论永王李璘是否秉承正朔,却是此刻唯一赏识李白,肯给他出力平叛、为国效力机会的人。试以前文曾经提到的《永王东巡歌•试借君王玉马鞭》一诗分析,除了诗人惯用的夸张描写外,不排除也有一些效法南朝梁时陶弘景隐逸山中,指点江山,在幕后襄助永王平复叛乱的意味。
其三,试想,以李白前半生经历的坎坷,骤得如此知遇,有如专诸见阖闾,荆轲遇燕丹那样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受,故此做出“神鹰梦泽,不顾鸱鸢。为君一击,鹏抟九天。”[53]的选择,甚至在永王兵败后,对肃宗皇帝兄弟相残“为啖廷瑶、李成式、黄甫侁辈受肃宗风旨,以谋激永王璘之反而执杀之”[57]的行为,发出“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孤竹延陵,让国扬名。高风缅邈,颓波激清。尺布之遥,塞耳不能听。”[58]的不平之鸣,也就无可厚非了。
我把这一时期划分为阐述李白游侠生平的第四阶段,兼具圆融无我、匡扶国难的卫国豪情,和士为知己者死的游侠情操。
通过上述四个阶段的阐述,我们不难归纳出一位侠客在不断地漫游(无论是自愿的或是被迫的)中,其精神世界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
第一阶段是长铗怒马,呼喊同伴的漫游,是徒有游侠之外形的“游侠儿”;
第二阶段是布衣振翅,遍干诸侯的漫游,是“处江湖之远”真正看到了社会阶级矛盾和百姓疾苦的布衣游侠;
第三阶段是傲视公卿,被逐放还的漫游,是“居庙堂之高”真正看清了官僚们为了争权弃国家利益于不顾,为国家呼号奔走的侠之大者;
第四阶段是为酬知遇,兵败长流的漫游,是把为国为民与士为知己者死的两种操行,统一于“知其不可而为之”[59]的无我为他的游侠精神之大成者。
三、结论
综上所述,纵观李白向理想发起的四次冲击,也就是他身上游侠精神逐渐蜕变的四个阶段,至少有两点是贯彻始终的。
一方面他始终是站在布衣阶层的角度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乐观向上的,积极的坚持着自由意识的实现。
我们从“陇西布衣,流落楚汉”[60]、“忝列岁星臣,布衣侍丹墀”[61]等诗句中不难看出,李白始终是把自己归结为布衣之列的。林庚在《诗人李白》一书中指出:“李白终于‘一命不沾’,又正是典型地代表了布衣与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本质;这就都统一为李白的布衣感。”而这里所说的“布衣感”包括了平权、任贤、非战等思想意识,可以算是古代最原始的民主要求,即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62],“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63]之属,也就是底层百姓所寄望于游侠主持的正义。
游侠不怕与占主流地位的政权势力对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在皇权专制严酷统治的黑暗王国里,他们是人们企盼的一线光明。游侠敢于去铲除民间的不平,在统治阶级看来这是代他们行权,长久如此则“国将不国”。游侠敢于对抗现行体制,“游侠豪倨,藉藉有声。权行州里,力折公卿。”[64]更是皇权专制统治者嫉恶游侠的根本原因。汉代最有侠之品格的郭解最后被灭族,可见统治者对游侠憎恨之深。然而历史与主流统治阶层发出的不同声音是“天下无贤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64]
李白就是一个没有被封建主奴意识所压制,以布衣意识向权贵阶级发出挑战的侠客。很多人把他的作品风格和生平与屈原类比,其实他作为一个布衣游侠,比起作为进步贵族的屈原,更加肆无忌惮,更加无所顾忌,更加尖锐愤怒,从来没有把帝王权贵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这也就是他终其一生不能为统治阶级所容的经历的根源——自由。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5
/6/6
试论李白个性的形成及其文学表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漂泊的布衣游侠(五)
由
毕业论文网
(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试论《红楼梦》的女性形象——薛..
下一篇
:
从“三言”探析明初的时代特色—..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李白
个性
形成
及其
文学
表现
理想
现实
之间
漂泊
布衣
游侠
2016-07-02 13:43:14【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