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诗歌作品不仅注重画面的布局构成,也讲究色彩的铺设和点染,通过色彩的搭配来表达诗人的情感。王维色彩的运用使他的诗歌作品具有色彩的美感,他用诗歌的语言勾勒出了具有不同色彩画面的美景图画。色彩是表现诗歌形式美的重要方面,王维对自然景物色彩的感受特别敏锐,他擅长以色示物,以色感人。王维在诗歌作品中对色彩的运用是积极创作环境氛围、表现主观情感的反映。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引用绘画技巧上善于着色的特点。王维诗歌作品中对色彩的运用不是单纯地将色彩涂抹在画面上,而是映衬和丰富画面。《积雨辋川庄作》中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这首诗歌描写了夏日积雨,田间景色的特征。漠漠形容水田分布的很广,阴阴描写了夏天树木繁茂的景象。漠漠和阴阴形成光线的对比,描绘出了一幅色彩明静清新的画面。
在山水田园诗歌作品中常常借助描写色彩的词语来对自然景物进行描写,所以在诗歌作品中讲究词藻的色彩美。正如同宋代蔡绦在《西清诗话》中所说的:“丹青吟咏,妙处相资。昔人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者,盖画手能壮而诗人能言之”诗歌作品创作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接以色彩来描绘客观景物,但可以通过文字的描述以引起读者的联想。王维善于运用色彩的深浅冷暖来对景物进行描写,通过对不同色彩的运用来表现不同的形象,再现大自然的美。如《白石滩》:“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在这首诗歌中诗人很注意表现景物的光线和色彩,他通过刻画月色中的景物,给人造成鲜明的视觉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感的追求。如《青溪》:“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这首诗歌作品表现了青溪幽美清新的环境和在所描写景物中所表现出的色彩。冷和静在感觉上互相沟通,诗人以静的感受来表达对松声的印象。
王维采用多样化、整体化的色彩运用,生动地反映出自然界中的形形色色的景物,如《田园乐》:“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诗人在所描绘的景物上着色,运用到“红”、“绿”两个颜色,着色之后再进行渲染。如《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绿”、“白”、“青”、“黄”等颜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再加上“漠漠”、“阴阴”两组叠字的运用,具有装饰画的味道。王维的诗歌作品中还比较讲究光影的摄入与映衬,他的很多诗篇中都反复描摹了月光云影和日月光晕烘托之下的折光投影。如“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刑桂州》)这首诗歌作品中反映了夕阳的斜晖投射在广阔的江面上,汹涌的怒潮使得天地阴暗起来。
王维以其细致的观察,敏感的感受,来表现事物色彩的丰富性,给人以美的享受。首先表现在色彩和形象的完美结合。在诗人看来,世间万物都饱含感情,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塑造了许多生动感人的形象,这些形象是具体流动的栩栩如生之物。如诗作《山居秋暝》中有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自然山水图,笔调清新自然,营造出了一种静谧清幽的境界。塑造出竹林里天真无邪的浣衣之女等一个个生动的形象,在这栩栩如生的鲜明形象之影响下,诗人感受到世间万物生生不息的乐趣,创造出纯美的精神境界。其次,表现在色彩的对照方面,色彩的对照,起到衬托作用,表达效果更加明显。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在这首诗中多种色彩相互映衬,描写出了辋川山野诗意盎然的景色,渲染出幽静的气氛。再次,在色彩的运用方面。诗人通过拟人手法的运用,动感地来描绘浓艳的色彩,更深刻的描绘大自然的形形色色,创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如“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书事》)一片绿茸茸的青苔,依偎在自己的衣襟上,这种主观幻觉,是一种夸张反映,烘托出了一种幽静的氛围。最后,在色彩的冷暖安排方面。色彩的冷暖变化在绘画艺术上是反映事物空间感的重要手法。同样,以表示色彩冷暖的词语进行诗歌创作可以增强画面的感染力。如:“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这首诗歌为构成强烈对比,像在绝大部分冷色画面里掺进了一点暖色,幽寂之中有光亮闪烁,给人以更深的印象。
三、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古往今来,凡是伟大的诗人,都有自己的内在精神,笔下也有自己的境界。王维在意境创造方面,不只是每一首诗有意境,而且他的许多诗创造了一个共同的幽美怡静的境界。
王维将以动衬静,静中有动的艺术辩证法运用得炉火纯青。诗中那些摇曳多姿的静美之境,看似发自“象外之趣”,却表现出了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中一些特别的情趣和意蕴。王维诗中的“动”,只是一种艺术手段。表现大自然的静美境界,才是其山水诗真正的主旨。诗中的动态描写就是为了创造静美的意境服务,以造成特定的艺术效果。
王维的山水诗和田园诗都表现了幽静的意境美,但是这两类诗还有各自的具体特点。他的山水诗,在幽深冷寂的氛围和浓厚艳丽的色彩中,表现的多是幽静的意境。他的田园诗在优雅闲逸的情趣和明朗淡泊的气氛中描写的多是闲静的意境。我们来欣赏一下他的《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在春天阳光明媚的早晨,诗人看到带着晶莹水珠的盛开的桃花,更显得鲜红娇艳。这是近景的特写。一夜风雨吹落满地的花瓣,家童还没有打扫,黄莺的报春之声从远处传来,打破了春天早晨的宁静,而“山客”还没有睡醒。诗中的“花落”和“莺啼”,虽是动景,却衬托得“山客”的住处和心境更加宁静。此诗的意境在“静”字上,这种“静”是闲适而恬静。诗人之乐,乐在其中。王维的另一首诗《积雨辋川庄作》里也有这样闲静的情韵。
五、结论
总之,盛唐时期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全面的艺术素养造就了王维的伟大,使他能与李白和杜甫鼎足而立。王维的诗在艺术风格上,极大地丰富了盛唐诗歌。正是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才使更多的欣赏者全面领略了中国诗歌艺术的精髓。同时,与孟浩然相比,王维竭力创造一种物我两忘的诗歌意境,在山水田园诗的数量和质量上,王维的贡献都要突出许多。王维从题材上和艺术上完成了山水诗与田园诗的合流,实现了两大传统流派的合并,使中国的山水田园诗具有了绘画美和音乐美。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从而将山水田园诗推向了一个新的伟大高峰,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期刊)高艳: 《论王维山水诗的声画之美》,[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16年第2期120-123页。
2、(期刊)王淮喜:《从司空图的“冲淡”品论王维山水诗的“冲淡”美》[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31期(02),第83-86页。
3、(期刊)刘汉明:《浅议王维山水诗的画意和音响及意境之美》[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0年第07版,第102页。
4、(期刊)张毅:《王维与盛唐山水诗的明秀空静之美》[J].南开学报,2016年第05期,第31-36页。
5、李春阳.浅论王维山水诗的动感之美[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2):134.
6、(著作)俞美玉:禅趣之美——从《鸟鸣涧》谈王维山水诗之美[J].现代语文,2004年第10期,第9页。
7、(期刊)黄文:《逸情禅趣自空灵——探析王维山水诗的空灵之美》[J].宁夏教育,2015年,第Z1期,第86-87页。
8、(期刊)韩娇:《王维的超功利审美心态与山水诗创作》[D].山东大学,2008年。
9、(期刊)陈洁:《论王维山水诗的意境美》[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17期(04)第52-54页(2015-09-07)。
10、(期刊)谷翠峰:《王维山水诗意境美探索之一》[J].大连大学学报,2015,第5期,第93-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