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话也是整首诗的概括。表面上看来:您可以在这里理解生活的真正含义,但是当我要说的时候,我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实际上,这意味着这种真理是一种摆脱生活的感觉,无论人们的逻辑语言多么出色,都不足以反映其完整性和微妙性。也有着丰富的后世禅家的味道。 在这首诗的结构中,这两个句子也很重要。它系统地提醒了整首诗意象的深刻含义,也使听众的思想回到了这些意象上,使听众能慢慢地理解和咀嚼。
在这首诗中,每个句子都简单而经典,尤其是在这首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是我最喜欢的诗。这两首诗一直被称为“淡远”、“静穆”,也受到了高度评价。这两句诗的瞬间归纳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在偶尔抬起头之间,心和高山悠闲相遇,它似乎与山融为一体了。傍晚时分,群山的气氛似乎不在外界,而是在他们自己的心中,形成了一个奇异而美妙的场面。它包含了生命和宇宙的真实含义,而这个真实含义就是要还原到自然。世界上的一切都离不开它的根源,而人也肯定会回到它的生活根源,回到没有被世界污染的真实自我。苏轼《东坡题跋》曰:“因采菊而见南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靖节先生意思不是诗歌。诗歌只是表达自己情感的媒介。既摘菊又看山,他的心就在这里。靖节先生善于看到生活中的美丽事物和美好的感受,他中和平淡的语言表达了中和平淡的美,这很有趣。但是,仅用这些美学领域来概括靖节先生的创作就有些偏颇。因为实际上,靖节先生的诗会表现出一些个人的焦虑甚至愤怒,而且还有更多,而且他的强度几乎超过了同代所有诗人的强度。但是也正是由于他的焦虑,他才会寻求沉默。也许有时候,人们实际上可以体验到它在特定时间传达的美丽,并进入一种纯净,和平的状态,忘记了生活中的所有烦恼,但是这不可能是一个人的一生。当然也包括靖节先生。
靖节先生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很有见识,并且是中古世纪的伟大思想家。诗中的名言和名句俯拾皆是,且其含义深刻而简洁,例如“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例如“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例如“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这些诗文的本质,字与字,句与句都有着深层含义,简单而又神秘,而不是停滞于其表面。在靖节先生一生的所有作品中,田园诗的数量是最多的,成就也是最高的。这些诗充分体现了诗人的崇高道德,他在喧闹的尘世里始终坚守自己的本心,不屈不挠。这也充分体现了他对简单自然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以及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与探索。而且它也对靖节先生之后的唐宋诗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唐代的诗派,即山水田园诗派,就是王维,孟浩然等主要代表诗人在靖节先生的影响下发展成为了唐诗艺苑中的一支奇葩。北宋诗人苏东坡甚至撰写了和靖节先生有关的诗有109首,简称“和陶诗”,这表明了靖节先生对东坡先生的影响之深,甚至是对后世的影响之深……
跟着靖节先生去采菊看山(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