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现阶段,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会存在一些问题,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因公允价值的使用是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必然,也是我国会计发展的需要,因此将从以下几方面来寻求解决问题的较好办法:
1、明确公允价值使用范围。
虽然新的会计准则明确了公允价值的使用范围,但结合目前国内情况来看,它的实施短期内不可能达到我们希望目标,因此,公允价值的使用应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来开展,结合国内市场体系现状,将准则中所规定的使用范围划分为必须使用、可用、暂缓使用,并给出具体操作指引,降低短期内公允价值使用造成的整体风险。
2、规范公允价值使用标准。
这里所指标准是为获取公允价值所需使用的由资质机构认证的标准工具。标准工具的使用,将进一步降低公允价值的偏差。标准工具:由国家各监管部门或行业协会指定研发机构,制定标准的估值模型系统,集中采集有效的商场数据,及时地对模型进行修正,同时简化系统使用者所能调控要素,尽可能降低主观因素对估值影响。
3、加强公允价值使用监管。
公允价值的使用在促进会计信息公允性、相关性的同时,也为投机者提供了操纵利润、操纵公允价值的可能,因此必须加强监管,对实施中的主观差错予以纠正,对恶意操纵公允价值的行为予以惩罚,以切实可行的制度为公允价值使用保驾护航。
4、夯实公允价值使用基础。
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使用是以财务人员职业判断为基础的,基础的薄弱无法为准则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因此,以多种方式提高财务人员对交易事项做出合理判断能力,将是会计准则顺利实施的关键,组织全方位的培训势在必行。
总之,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有其优缺点,在其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困惑,加之影响会计计量模式择用的因素又是相当复杂的,不同的会计要素本身就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对计量属性的不同要求,不可能将所有会计要素或会计事项都统一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会计系统的不断完善,中国经济逐步与世界会计计量方法接轨,适时地选择相应的计量模式,以多种计量方式并存是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1]谢诗芬 《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前沿问题研究 》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4
[2]常勋 《 公允价值计量研究 》 财会月刊 2004(3)
[3]《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教材 》 2007年版
[4]卢永华 《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若干思考 》 金融会计 1999.11
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思考(六)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