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确认收入和费用的特点及标准不同,变更固 定资产折旧方式只会影响会计利润却不会影响应税利润。上市公司降低折旧率只会增加会计利润却不会增加应税利润,对上市公司现金流量也不会产生影响。所以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即降低折旧率),本期折旧费用减少,相应减少了本期的成本费用从而增加了本期的账面利润,同时还可以高估资产价值。对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大的上市公司折旧政策的调整对当期利润影响重大,可成为某些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重要手段。
(五)利用关联交易调整利润
如果这种现象在操纵净资产收益率的企业中比较普遍,就会在这些企业的关联交易额占销售收入或销售成本的比例上体现出差异,并且应收账款中关联方的应收账款比重较大。但是由于上市公司对关联交易披露的不规范性,投资者较难从财务报表和报表附注中采集出关联交易的详细数据,因此笔者根据为调整利润进行的关联交易通常不使用现金的特点,选择分析其他应收款指标占流动资产比重的指标。其他应收款体现企业与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有关各方的资金往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与关联方的资金关系,比如出售投资给关联方后应收回的款项等。其他应收款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大,说明企业与关联方可能存在比较密切的联系,利用关联方调整利润的可能性也较大。
1.通过资金拆借,向关联企业收取资金占用费。按我们的法律法规规定,企业间不得相互拆借资金,但企业间相互拆借比比皆是。这种资金拆借行为,上市公司无法事先对外披露,所以投资者及有关监管部门无法对其合理性作出判断,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一些企业利用拆借资金调节利润。
2.通过转嫁费用的形式调节当期利润。上市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对于费用问题应该有明确的划分,但上市公司效益不理想,或不足以达到所需要的利润目标时,便采取替上市公司分担部分费用如广告费、离退休人员的费用以及其他管理费用的办法来调节上市公司的利润。
五、上市公司出现利润操作存在的问题
(一)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我国的上市公司中,作为公司主要稳定股东的国有股、法人股集中度很高,因而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一股独大”现象,公司产权多元化特征不明显,缺乏形成权力制衡的产权基础,公司股东中众多中小股东无法通过行使表决权参与对公司的控制。股东大会流于形式,中小股东意愿难以形成有影响力的“声音”。另一方面,从国有股东的控制来看,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股及法人股由于存在持股主体缺位产生的代理问题,致使国有股股东对公司管理层的控制同样处于一种“失效”的状态,导致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因而,尽管从理论上讲,董事会应该在监督经理人方面起到主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大都由内部董事组成,公司董事会事实上把握在内部人手中,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治理机制。
(二)获取私利
实现私人利益(经济或非经济)的最大化是利润操纵的另一动机。由于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努力程度很难监控,所以政府把管理者报告的净收益作为其报酬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合理的做法。这种“业绩—报酬”激励机制能激励管理者围绕企业的经营目标勤奋工作,但是,另一方面,也促使管理者更积极地谋求任期内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包括报酬最大化、更多晋升机会等。因此,获取私利就成为管理者操纵利润的动机。
(三)注册会计师监督失效
在我国的上市公司里,一股独大的现象十分严重,导致相关利益方过多地干涉上市公司正常经营,并使会计行为为自己服务。我国现阶段保证信息披露基本质量的公计会计准则.披露信息制度、独立对会计披露信息实施监管的外部审计制度,以及对违规会计和审计人员的惩罚制度还不健全,这就使控股股东有一定空间操纵会计信息,损害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误导广大投资者。其次,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建设,推动注册会计师制度走向成熟。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股权设置不合理,没有形成必要的制约机制、激励机制。
(四)美化公司形象,维持企业信用
业绩良好的企业,外部对其评价相对较高,企业的外部形象和商业信用也比较好,往往能获得投资者的关注和金融机构的青睐。一般来说,金融机构是不会愿意贷款给亏损企业和商业信用等级低的企业。但是,资金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企业的发展壮大绝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因此,企业为了维护自身的形象和声誉,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当实际盈利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时,他们往往利用会计的技术处理来弥补企业利润“缺口”。
六、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治理建议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比如说,调整股权结构,改变一股独大的格局。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是上市公司产生“内部人控制”、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导致管理层腐败、致使法人治理结构机制失效、形成利润操纵的制度性基础。这一格局虽然在短期内难以彻底改变,但要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予以高度重视并从现在着手解决。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可以通过引入战略投资伙伴,逐步增加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流通比例,通过各种方式减少国家和法人持股比例;对于新上市公司,国家可以根据其主导产业和行业特点以及产业政策的要求,确定国有股份和控股股东的上限,从而使上市公司不但做到了股权多元化,而且做到了股权分散化。为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防范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奠定一个产权性基础。
(二)提高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违法成本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研究(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