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在管理民主、运行规范、带动力强的农民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基础上,培育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不断丰富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类型。在此大背景下,全国各地开始了有益的农村金融探索,目前全国各地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超过万家。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起到了与现有农村金融机构互补市场作用,弥补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网点覆盖率低,竞争不充分等问题,满足了农户多层次融资需求,改进和加强了农村金融服务。但是我国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因受地域、监管等基本条件限制,发展仍然受到很大制约。由银监会批准成立、正式发放金融牌照的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截至目前全国仅有49家,且处于停批状态;由于落实中央政策的具体实施细则没有出台,地方在审批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时处于十分谨慎的态度。目前,开县还没有一- 家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同时,由于组织的宗旨和理念出现偏差,追求高额回报,加上监管和风险控制不到位等原因,全国很多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运行困难,经营者跑路的事件时有发生。
三、农村金融创新之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曾18次提到金融,并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2014 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2015中央1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主动适应农村实际、农业特点、农民需求,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要认真、全面、及时地制定出具体方案,让中央农村金融政策尽快落地,全力支持三农发展,推动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一)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出台硬措施要求国有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拓展涉农业务范围,要向农村延伸机构和业务。大力发展具有“服务三农"特色的民营银行,鼓励和支持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尽快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邮政银行江苏省分行助力“三农”新发展为例,近几年,江苏地区农业规模化发展较快,基本上形成以家庭农场、合作社为主体的新型农村形式,有着可预期的高增长性。然而,由于缺少抵押物和担保人,导致农民在贷款过程中困难重重,流动资金少、贷款难度大、风险承受力低,成为在全省农户获得正规金融机构信贷支持过程中的一道门槛。为此,邮政银行江苏省分行联手省财政厅、人保财险江苏省分公司共同设计,,以财政补贴型农业保险为基础,开发出一款信贷产品,为省内购买了农业保险的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无抵押贷款业务。“农业保险贷” 以政府为主导,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通过财政资金增信带动金融机构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易获得、低成本、可信度高的惠农金融服务,为全省投保农业保险并有贷款需求的农业经营户,包括家庭农场主、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类主体,提供高质量、快效率的贷款服务,为众多农户解决资金之忧。
(二)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
以政策创新调配更多资金流向农村,出台税收、金融、利息补偿、支农再贷款等系统配套优惠政策措施,减免金融支农税收、建立风险补偿制度、设立农业信贷风险基金,对开发性农业贷款给予低息贷款,利差由财政贴补。
(三)建立有效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
首先是改革和完善邮政储蓄的资金运行机制,完善邮政储蓄制度,加大邮政储蓄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引导商业银行每年新增存款的-定比例投放到农业或涉农领域,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入,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资金外流局面。
(四)创新金融服务机制。
农村金融问题研究(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