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如何防范及抵制上市公司利润操纵
(一)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治理及监控
对相关责任、权利和收益的安排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质,对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但是由于在国有制企业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国有股在公司股权结构中占有非常大的份额,在国有股份公司中造成了“一股独大”的格局,使得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的相互制的关系变得扭曲。因此,调整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的持股结构,将股权进一步分敬化,降低国有股在上市公司股权中的比重,而且成该进一步増强国有殷和法人股在证券市场上的流动性,使其可以自由流通。加强不同持股单位之间的相互制衡性。同时,还应该增强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的独立性,增加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放量,提高他们在董事会中的比重,建立具有较强制摘力的董事会内部制的机制,进一步加强监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监督作用;公司内部设置独立于管理当局的专门的审计部门,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的事务所选择和费用的支付上都由它负责,切实提高上市公司和事务所的独立性。在公司内部部施行严格的会计核算程序,建立对外投资、资产处置等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审批制度、健全和完善公司内部财产物资的领报制度、内部审计制度、财产清查制度以及会计相关人员的任职资格的考核制度,通过建立这一系列制度切实地曾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力度,将利润操纵行为从其内部就遇止掉。
(二)完善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
现在我国的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不太健全,使得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有很多选择的空间,面对这样的问题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的制定者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应在兼顾続一性和灵活性的大前提下,尽量避免和减少会计准则和制度的不确定性,在设定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估计方法时对其运用的条件进行清楚地界定,缩小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空同。与比同时,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增加其披露的会计信息的数量,以成本效益原则为基础将上市公司操纵利洞的现象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图内。
(三)加强相关部门监管
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关联交易的管理,防范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为了加强对关联交易的管理,我们首先应该对关联方关系的界定进行规范。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的发展与证券市场的发展有一定的延识,不能及时对正券市场上关联关系的延伸和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这使得管理部门在对关联方关系进行确定时出现模棱两可,无据可循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给利润操纵者以可乘之机导致一些应该被判定为关联方的个人和组织,由于缺乏明文规定,难以确定。目前,一些上市公司与一些看似毫无关系的企业进行交易,从中牟利就是利用了这个漏洞。针对这个问题我国政府应该尽快地对关联界定的有关规定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的发展,避免上市公司利用法律法规的漏洞打“擦边球”。第二,将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行为加以规范,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谁入条件加以限制,明确建立对关联交易行为进行实质性限制的规则。一方面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定价,出台一系列具有系统性的规范关联交易的定价规则,使得各种关联交易的价格公开透明化为投资者提供较为准确的分析据。
(四)提高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违法成本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成本和收益相差太大,上市公司只需很低的成本就可以通过会计造假操纵利润在资本市场上获得相当大的收益。困此,上市公司不惜冒着会被惩罚的风险进行会计遺假,操纵利润。加大上市公司利润操织的管理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完普我国相关的民事赔偿法律法规,在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利润操纵对广大投资者利益造成的损失要进经济赠恰,增强投资者的维权意识,提高对其利润操级行为的处罚力度。第二,引进诉讼制,増加其赠偿额度和处罚金额,使上市公司在进行利润操纵的行为曝光以后将面临着巨额的赔和处罚金。第三,建立全面有效的市场退出制度对进行利润操纵的上市公司进行予以退市的处罚,对参与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予以取缔,对相关人员提交司法部门进行调查按其责任大小进行处罚或提起公诉。这样,不但可以使投资者在歳受损失后得到相应的补尝,又可以增加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成本,给进行利润操纵的相关责任人以相应的惩罚,减少我国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现象的出现。
(五)加强会计人员教育,加大处罚力度
上市公司进行操纵利润归根结底其实都是通过会计人员进行的,因此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提升这些人员的觉悟对遏制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事实也证明,要遏制企业操纵利润,一定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育。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人员进行正规的职业道德素质敏育,提升他们对诚信工作的归属感和使命感,使他们不但能保持会计职业应有的谨慎性,而且又能抵挡住来自外界的压力和各种利益的诱惑;第二,加大对和上市公司合谋一起粉饰财务报表,操纵利润的会计人员的处罚力度,吊销其从业资格,切实的增加会计人员帮助上市公司进行会计造假,非法操纵利润的成本,对其的违法行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参考文献
[1] 李双杰、赵丹艺. 我国上市公司增发的利润操纵研究[J]. 特区经济.2013.(1):61-63.
[2] 刘跃科.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防范[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8):18.
[3] 曹尧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及监管对策[J].中国经贸.2014.0(22).
[4] 张卫平、张一群.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背景及动机研究[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61-63.
[5] 谢清喜.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利润操纵的动机分析[J]. 商业时代.2008.(2):84-85.doi:10.3969/j.issn.1002-5863.2008.02.042.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研究(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