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融资成本
二、公司信息披露的理论动机
•利益相关者的角度
•社会责任的角度
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股权融资成本
•预测风险角度
•流动性角度
•已证券法为例分析研究
四、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制度与现状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有关制度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情况现状
五、结束语
六、参考文献
一、浅谈融资成本
任何企业想要得到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大量融资的支持,融资是否控制的得当,直接关乎到企业在未来的发展状况。通过融资,可以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以此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企业融资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融资是伴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部过程,而且近年来伴随着企业资金规模的不断扩张和壮大,企业之间的融资活动也是越来越复杂。以下将着重介绍目前企业在融资活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规避风险管理的建议。
二、公司信息披露的理论动机
•利益相关者的角度
产权理论始的经典文献《社会成本问题》 中的相关研究, 产权理论认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投资人( 股东) 、 债权人以及管理者,契约关系( 合同) 将其两两维系在一起, 而这种契约关系的基础建立在三者对产权的共识上, 产权利益、 产权结构、 产权关系等等制度维护需要靠信息披露作为重要手段。
信息不对称理论中有关公司信息披露的动机最初来自第四届诺贝尔奖获得者。 他首先提出关于信息不对称的逆向选择现象, 他与美国经济学家盐同开创了微观信息经济学的先河; 随后在其论文《“ 柠檬” 市场: 质量的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 中具体阐述著名的“ 柠檬问题” , 指出交易主体处于公开信息劣势地位时, 有强烈的激励通过自主的行为来抵消对其效率的不利影响, 为了抵消这种自主行为的负面作用, 交易对手方可以采取信息披露的方式平衡双方地位, 降低自身的信息不对称。代理理论中提出, 二人从公司内部解释了管理层信息披露的激励因素: 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不一致使得委托人希望安排一种机制使得公司运营实现其利益的最大化, 同时此机制应与代理人激励挂钩, 通过信息披露的方式降低双方代理成本。
•社会责任的角度
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推动企业涉足社会各个领域, 规模逐渐扩
张, 企业在社会生活中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扩展、 追逐巨大利益的同时, 学界也在思考其履行应肩负的社会义务的一系列问题。 Bowman( 1953) 在《商人的社会责任》指企业在其运营的政策、 执行的决策以及遵循的准则都不能偏离社会准则, 这就是所谓的企业社会责任;I fl J - Fri edman( 1970) 则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仅包括在法律法规框架允许的范围内谋求最大利润、 维护股东利益, 以及提供就业机会, 除此以外并不需要承担其他涉及到减少企业利润的社会义务。Carrol l ( 1979) 提出了金字塔模型, 他将企业责任拆分成四项: 经济责任、 法律责任、 伦理责任以及慈善责任。 经济与法律责任是在企业运营中必然肩负的、 由于企业本性使然而被动发牛的责任, 而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则是企业作为社会成分在完成自身经济目标后, 主担的积极角色。 在企业承担这些非经济的社会责任时, 企业主动向社会公布其运营和非运营活动, 臣U信息披露成为其履行责任一个重要的方式。
三.市公司信息披露与股权融资成本
•预测风险角度
信息披露程度的强弱会影响投资者的信息风险溢价率, 学界将其称为“ 预测风
险” 。 假设标的信息披露情况是投资者预测其收益的主要依据。 为了验证其假设, 二者设定了一个标准, 将样本公司分为信息披露充分与信息披露不充分两组, 研究表明对于信息披露充分的一类公司, 投资者相信其未来收益接近其预测, 而信息披露不充分的公司, 投资者存在高预期回报方差, 不确定性较高, 为此类公司的出价偏低, 必要报酬率高, 从而提高了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
以及随后的几项研究提出了从证券分析师角度, 判断信息披露与股权融资成本二者关系。 得出结论: 上市公司提高其信息披露的质量后, 分析师在对该公司进行未来收益预测时面临的风险将降低, 同时减少了预测结论的分歧, 对该公司进一步研究, 必要报酬随之下降, 从而降低了被投资公司的融资成本。从套利定价理论入手, 指出投资者会认为低透明度证券存在较高系统风险, 从而使这些低透明度证券相比起在充分的信息条件下价格要高。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出发, 认为现实股票回报偏离模型价格是由于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 参数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降低了市场效率, 而且证明信息风险溢价丰要来源与未来公司股利支付的不确定性。
信息披露与上市公司融资成本研究以证券法为例浅谈信息披露(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