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企业的管理与创新
(三)各产业链专业分工进一步细化。
与“互联网+”等模式对应,品牌OEM、ODM不断流行,各产业链上下游趋于成熟,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给中小企业创新提供了一个活跃平台。
(四)消费的升级与变化
1、高单价耐用品如汽车、家电销售上升,日用品、食品饮料等传统快消品销售大幅降低。
2、匹配“互联网+”与物流逐步发达,BTC,CTC、DTC交易消费变得更容易和便利,消费习惯的改变将与“智能互联”、“智能物联”等紧密结合。
三、中小企业管理与创新机会与对策
(一)中小型企业管理与创新机会的策略性选择
面对时代发展背景与环境的变化,中小企业管理与创新机会如何呢?结合经济、技术、产业变化与消费生活方式的趋势变化,中小企业管理与创新应优先侧重市场面与营销面。
我们知道企业发展阶段与规模不同,适用的管理与创新模式不同:
1、适合中小型企业的创新:市场、技术、盈利模式、营销方法等创新。
从企业发展阶段看,中小企业管理水平相对大中型企业落后,管理成本在企业运营中占比相对较低,而销售推广成本相对较高。提升管理能力,虽然是中小企业努力方向,但由于品牌与市场地位往往不稳固,市场端的变化往往瞬间让中小企业从快速增长转为折戟沉沙。由于中小企业市场弱势地位,适应外部市场端的创新,如技术、盈利模式、营销方法创新变得至关重要。毕竟,中小企业第一要务是品牌与市场地位的打造。
2、适合大中型企业的创新:战略、组织、管理、制度流程、文化等创新。
大中型企业品牌与市场地位相对稳定,有精力和能力改进内部组织机制的管理效率,更侧重管理创新。虽然市场端的创新重要,但创新管理机制本身更为优先。在创新机制完善之前与之后,大中型企业往往采取创新跟随策略以降低风险,通俗讲中小企业容易成为创新的急先锋(或炮灰),大型企业则后续跟进,或并购中小企业、或模仿中小企业,利用其品牌与经济实力后来居上。
管理是企业存在的边界与本质。管理创新机制的建立,让大中型企业具备除了品牌市场地位之外,还有与之规模相匹配的管理效率。一旦组织管理效率变得官僚冗余和低效,就会拖累其在市场端的创新能力,导致企业(管理的边界)瓦解或者重组,让内部管理回归市场交易。
(二)移动互联创新案例研究-微信公众号“罗辑思维”的成功逻辑
2015年12月31日晚,著名网络自媒体“罗辑思维”罗振宇举办主题为“时间的朋友”的跨年演讲会。演讲会很成功,观众逾4000人,门票收入逾2000万,预售20年VIP席位价格达3.6-4万,且有联想柳传志、滴滴打车程维、优酷土豆总裁魏明等捧场。
罗辑思维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拥有600万微信听众粉丝,包括高端精英人群,罗辑思维品牌的商业化成功与手机行业的小米、苹果、华为,及名人品牌打造方式存相通之处,至少有四点启发:
1、互联网时代,稳定核心客户群的经营仍是品牌打造硬道理。
虽然互联网时代品牌打造更为开放自由,传播节点与传播渠道不再单一,但来得快,去的也快,拥有长期粘性的粉丝需求,才能积淀为品牌。罗辑思维对粉丝客户的吸引,在于给粉丝实实在在的读书感悟,需求粘性高,在此平台上展开卖书、讲座、会员等营销盈利模式,是可持续的盈利模式,让罗辑思维品牌资产得到累积。
2、品牌定位打造要学习和把握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精髓。
首先,一个品牌的定位,越是定位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的高端,其品牌附加值越高。马斯洛需求层次从低到高分生理、安全、情感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层级。罗辑思维更多满足互联网精英阶层的尊重与自我实现等需求,通俗讲是向喜欢读书思考者包括互联网年轻精英人群推销互联网成功学。
其次,品牌人群定位很重要。核心人群定位越清晰越好,过于宽泛,消费者定位认知容易模糊而导致品牌记忆降低。罗辑思维定位人群是互联网年轻精英人群,假如增加厨房如何做一道菜的分享,其定位特色会逐渐模糊,也就失去对核心人群的吸引力。
浅析中小企业的管理与创新(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