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开化县2018年农村金融市场目标
2018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全年I、II类出境水占比保持在95%以上,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PM2.5年均值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节能减排完成省市下达目标任务
(一)、打好乡村振兴攻坚战,完善体系,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坚持以乡村大振兴做精“大花园”,对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形成城乡共进、融合发展的生动局面。要构建多层次、多元化、互相补充和竞争合作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应按照多元化和竞争性标准开放农村金融市场,鼓励和支持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的新型涉农金融组织,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加快形成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在竞争中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功能。
(二)、多元化推动农民增收。完善困难群众就业援助制度,抓好“万名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500人。坚持高效生态发展方向,全面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积极培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做强做响“钱江源”品牌,力争龙顶茶和油茶产业产值分别达到17.5亿元和2.6亿元,渔业经济总产出达到3亿元,中药材、香榧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5万亩和0.5万亩,中蜂养殖突破2.5万箱,气糕产业产值超过2亿元。深入推进民宿(农家乐)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精品民宿,创建省级农家乐集聚村2个,全县新增床位数1500张。持续发展来料加工业,力争从业人员达到4.8万人以上,实现加工费收入超5.7亿元。加快推进金屋顶光伏富民工程,全面完成光伏小康建设工程。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全面小康计划,确保我县农民增收走在前列。用活用好“红色基金”,加快开发多元化经营特色业态,提升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质量。
(三)、精品化提升美丽乡村,建立国家旅游乡镇。继续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确保7个乡镇8个整治点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启动6个国家卫生乡镇创建,力争省级卫生乡镇全覆盖。完善美丽乡村动态管理机制,全面巩固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成果,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2个,建成特色精品村5个,实施综合改造提升村项目45个,打造农趣庭院示范户1500户。加强农村建房管控和风貌引导,加快农村集中建房安置点规划建设,全面完成农村危旧房治理。健全无违建创建长效机制,巩固和深化“基本无违建县”创建成果。持续推进地质灾害“除险安居”行动,完成地质灾害避让搬迁项目15个。
(四)、打好转型升级攻坚战,因地制宜,做好政策支持与引领。坚持以产业大培育做强“大花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致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加速积聚经济增长新动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有效落实中央关于各类补贴向种养大户倾斜的要求,适当提高农机作业补贴,拓宽农村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范围,切实减轻农户负担。做好各类配套服务设施,如农田配套、晒场和水利排灌设施及其他生产辅助设施设备,积极搭建服务于土地流转的沟通和交易平台。完善农村金融担保体系,成立由政府牵头的农业抵押登记公司、农业设施评估公司、农业担保公司等,为农村经营户融资打造一套标准化、便利化的服务。
(五)、提升产业竞争力,推进幸福产业换道超车。立足打造国际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定位,围绕“美丽中国——2018全域旅游年”主题,持续发力全域旅游,加快推进景区资源区块化整合、市场化运营。继续抓好根宫佛国5A级景区配套及提升工程,巩固提升七彩长虹4A级景区,推进花牵谷4A级景区创建。制定实施《健康开化2030实施方案》,推进全国健康促进试点县建设,构建大健康产业链和生态圈。以根雕、龙顶茶、开化纸等为重点,推进文化特色小镇、文化创意街区等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实施凤凰行动、小微企业提质行动、龙头企业培育壮大计划,完善“双服务”工作机制,开展“暖企”行动,深化与新安集团战略合作,华康药业、泰恒新能源等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加快僵尸企业盘活重组,力争新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企业1家以上,超亿元企业3家以上,完成小升规企业15家以上,实现挂牌上市企业1家。鼓励建筑业企业积极拓展县外市场,不断提高综合实力。
(六)、健全机制,降低涉农信贷风险。
1、逐步完善农业保险的险种,探索建立保费补贴机制,研究农村互助合作保险和农业商业保险发展的机制和途径。农村保险机构要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真正从服务“三农”的角度出发,大力开办农业保险业务,积极研发适合“三农”的保险产品,不断扩大农业保险参保覆盖率和参保额,满足“三农”的各种保险需求。
2、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专门负责落实包括家庭农场在内的农业保护政策,管理农业风险基金,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风险保障。
3、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指导农户应用先进农业新技术,引进优质高产新品种、种养新模式,提高病虫测报准确率。
(七)、增强平台承载力。立足功能定位,突出“7+7”重大专项,全力抓好金溪画廊、根缘小镇等重大投资平台25个重点项目建设。坚持特色小镇发展方向,力促禾中•开化龙顶小镇、钱江源国家公园小镇、朝阳健康城、高铁新城商业综合体等一批平台项目落地开工。科学编制园区发展规划,稳步推进青联片区退二进三,完成建成区基础设施综合改造提升工程和杨村片区二期平台开发项目,绿色产业孵化园投入使用,着力打造工业发展主平台。加快推进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试点建设,培育提升根艺文化创意产业园、华埠物流园区等重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平台。
(八)、加强社会保障。围绕社保全覆盖目标,实施精准扩面,确保户籍法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5%以上、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加大社会救助兜底力度,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居家养老照料中心作用,打造便捷高效养老服务圈。残疾人托养中心投入使用。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政策,努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各项准备工作。
四、开化县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村金融需求的差距
农村金融问题研究---以衢州市开化县为例(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