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强制性原则: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企业应对所耗费的资源和破坏的生态环境付出一定的代价,但如果没有相关法律法规与制度的强制性要求,多数环境表现不良的企业,不会为减轻生态环境的破坏而自觉增加支出;即使增加了相关环保支出,也不会乐意主动向社会揭示此项信息,担心损害企业的环保形象。因而,政府会计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必须对企业最低限度的披露做出明确和强制性的规定,支持并鼓励披露尽可能多的环境信息。
(5)灵活性原则:披露环境会计信息除可按货币计量外,还要采用实物计量,也可用文字说明等补充资料,说明企业对资源和环境所作的贡献或造成的损失。
(二)环境会计创建的基本措施
(1)加强法制建设,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严肃财经法纪,严格执法
各种会计法律、法规都需要与经济建设的发展相适应,因此这就需要立法机构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全面总结当前会计工作具体情况与各会计法律、法规间存在的矛盾,并根据我国特殊国情进行必要的修改,以缓和当前这种复杂的局面。如果会计法规模棱两可,操作性不强,其贯彻执行就会大打折扣,不法分子就会乘虚而入。我们在制定和修订会计准则及其他会计法律法规时,应充分参考借鉴国际会计组织和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内容,使我国新出台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保持一致,避免与实际相脱离的现象发生。当然,在对会计准则修订与完善的同时,要注意保持会计准则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稳定性,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其次,国家要严格筛选执法队伍,淘汰素质不过硬人员。用法律的权威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
(2)加大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减少对会计的行政干预
个别地区和部门的领导应放弃功利思想,摈弃所谓的“政绩”,全心全意为人民和经济建设服务。不要向企业多摊派工作任务,这会迫使企业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相反,也不要放松对企业会计工作的管理,对会计信息造假现象更不能不闻不问。如果不根除腐败现象,虚假会计信息也就难以彻底治理。因此,就需要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尽快解决问题。
(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强化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强化财务约束,从而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根治会计信息失真。还必须强化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加强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单位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增强了,才能有效避免会计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才能督促会计人员依法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在对会计工作的建设上,不能只把目标局限在财会部门和财会人员上,应把这项工作提升到整个企业管理上来认识,标本兼治,从根本上消除会计违法现象。同时,还要严格执行“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若干问题的规定”和“进一步规范会计人员工作秩序的意见”,控制内部人员在职消费,规范内部人员的财务会计行为,强化财务公开,并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完善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机制。
(4)明确价格信号
给出明确的价格信号从某种程度上说,政府对于资源的使用尽量不采用或少采用免费的措施。免费只适用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对有限的资源免费消费无疑将导致其耗尽和恶化,同时也不利于绿色会计的计量。
(5)注重会计理论导向
有适应的会计理论导向,就是要求政府恰当地引导会计理论在绿色会计方面做些研究,以提高我国的绿色会计理论水平,促使绿色会计理论早日与会计实务相结合。
(6)加强科技进步,改进会计教育工作
科学技术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强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推动着会计的发展。教育是会计环境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决定着其会计工作水平的高低。会计教育也要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创新人才。我国的会计教育落后于时代发展,不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解决方法主要有:扩大会计专业学生的知识面,改进知识结构,加强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在职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客观环境的需要。
(7)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相关部门应多举办各种座谈会、报告会、学习会等,让会计人员有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在这样一种良好的氛围下,十分有利于会计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及时了解国家政策的变化情况;能够通过会计人员之间的交流,学会抵制各种诱惑。“入世”后由于WTO运行规则的需要,会计信息标准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对在职会计人员进行后续教育,从而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促使我国会计尽快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国际化的发展轨道,培养出一支精通会计业务,通晓会计基本理论,熟悉国际会计商务惯例,了解世界主要会计模式,并懂外语和计算机的国际型、复合型会计职业队伍。
(三)环境会计实践中的具体处理意见
在环境会计的具体实践中,为了实现环境会计既核算企业耗损自然资源的费用,又保护自然环境的目标,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笔者结合实际认为,环境会计可进行以下三方面的会计处理: 浅议环境会计(绿色会计)中若干问题(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