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动资产是指扣除存货后的资产,它是假定存货毫无价值或难以脱手兑换现金的情况下,企业可动用的流动资产抵付流动负债的能力,因为存货本身存在销售以及压价的风险。而速动资产可立即用于偿还债务 (注2) 。因此,在检验企业短期清偿债务的能力上,它比流动比率更有用。从理论上讲,速动比率为1被认为较合适,因为每1元负债至少应有1元的速动资产来支付。
该公司2001年和2002年的速动比率分别为:(785,376.71-659,174.98)/313,576.75=0.4;(1,021,102.45-877,134.84)/479,531.35=0.3。2002年比2001年有所降低,这说明2002年该公司偿债能力比2001年有所降低;从计算结果来看,速动比率明显偏低,企业存在较大的偿债风险。从速动比率偏低这一表相,我们可以从以下二个方面分析原因:
①与同行业比较:根据目前中国上市的房地产企业报表统计,房地产行业的这一比率平均在0.2-0.4之间,所以整个行业这个比例均偏低,这一指标也揭示了目前中国房地产行业普遍存在巨大的偿债风险。因此,该公司与行业指标比,属正常的甚至属较好的企业。但仍应极度重视这一偿债风险,做好风险防范措施。
②从企业内部形成这个指标的因素来看,这是因为房地产公司的开发周期较长,产品从开始生产到销售至少需要1-2年,因此,在销售收入最后确认之前,这部分投资都是以存货的形式在报表上反映出来。而企业一旦发生大量产品质量问题或销售困难,这部分存货的变现能力就非常差,价值也会降低很多。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在销售之前的投资,除了发生少量的期间费用外,绝大部分投资均进入存货,这也导致存货这部分资产比重十分大。因此,在实践中对一个房地产企业进行价值评估、资信调查时,除了对报表数据的分析外,对企业存货构成及实际价值的市场分析和调查,确定其存货的风险也是非常关键的。它的分析可以成为财务分析的有效补充,为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资产负债率
它是指企业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的比率,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它表明企业资产总额中,债权人提供资金所占的比重,以及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注3)从长期偿债能力的观点看,这一比率越低,企业财务状况越稳固。
负债比率高低对债权人和投资人有不同影响。
从债权人角度看,他们最关心到期能否收回本金和利息。如果负债占资产比重很大,当企业经营有方实现大量利润时,债权人只能按借款协议获得约定的利息收益,风险收益却由企业独享;当企业经营失败时,企业无力还债却严重损害了债权人利益。因此,这种风险和收益的不对称会直接影响债权人放贷决策。因此,债权人希望企业负债比率越低越好,风险也就越小,偿债能力越强。
对投资人的影响,要结合企业总资产报酬率的高低判断。当全部资金投资报酬率高于企业长期负债利息率时,负债比率越高,自有资金收益率也越高;当全部资金投资报酬率低于企业长期负债利息率时,负债比率越高,自有资金收益率就越低。
所以,财务分析中人们常把负债比率称为财务杠杆,它与财务风险成正比。企业究竟应该确定怎样一个负债比率,取决于企业管理者对企业资产报酬率的预测状况,以及未来财务风险的承受能力。将二者做出权衡后,才能做出正确决策。
在实践中,从2004年起,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在房地产企业资产负债率小于70%(即自有资金率达30%以上)时才允许放贷,不达到这个标准,即使其它条件符合也不允许发放贷款。因此,在房地产业,负债率小于70%通常被认为是较稳健的,越低越好。
该公司2001年和2002年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85,318.70/831956.73*100%=58.33%;580,057.97/1,056,104.01*100%=54.92%。2002年比2001年略有降低,说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略有提高。与行业水平的70%相比,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明显较低,说明其长期偿债能力较有保障。
(2)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是指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它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是企业财务结构稳健与否的重要标志。计算公式为: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100%。
从债权人的角度来讲,这一比率高,风险性越大,所以希望它越小越好。从投资人角度,这一比率越大,只要资产报酬率高于贷款利率,就能提高投资报酬率,所以希望它尽可能大。一般而言,(注4)西方财务分析者常建议企业把负债与权益的比率维持在1:1的水平上。
该公司2001年和2002年的产权比率分别为:485,318.70/342,200.21*100%=141.82%;580,057.97/470,135.91*100%=123.38%。2002年比2001年有所下降,说明2002年负债比率有所下降,偿债风险有所下降,财务结构更趋稳健。从计算的比率来看,它比通常的100%的比率分别超出41%和23%,这反映了该企业的负债比率是较高的,对债权人来说,风险是较大的。但对于房地产企业投资人,如果企业开发销售正常,那它的资产报酬率通常是高于贷款利率许多的,所以它就愿意通过更多的贷款,取得财务杠杆效益,以尽可能实现投资报酬率最大化。正是因为这个利益驱动,导致了房地产行业的巨额平均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同时也引发了房地产行业的巨大偿债风险。
(3)已获利息倍数
它是指息税前利润与利息支出的比率,它可以反映获利能力对债务偿付的保证程度,计算公式为: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该指标不仅反映了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而且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偿还到期债务的保证程度,它既是企业举债经营的前提,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从经验上看,已获利息倍数至少应当大于1,且比值越高,企业长期偿债能力也就越强。如果已获利息倍数过小,企业将面临亏损、偿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下降的风险。
该公司2002年的已获利息倍数=[83,036.67+16738.49]/ 16738.49=5.96。从这个比率来看,企业所创造的息税前利润足以支付利息,企业偿付利息的风险很小。
(二)企业偿债能力表外因素分析
除了财务报表能反映出企业的偿债能力外,一些特殊的表外项目也能反映出企业的偿债能力,甚至一些特殊项目对揭示企业偿债能力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十分值得我们关注的。
1、 存货变现能力。
存货是房地产企业的重要资产组成,它占总资产的比重通常在80%-90%,甚至更高。但是,不同的开发项目因质量及蕴含风险不同,导致了报表上存货账面价值与它实际市场价值会不一致,因此,从市场角度考察存货真正价值的分析对企业偿债能力有重要意义。也就是说,存货的市场价值大小直接关系到企业偿债能力的高低。
2.融资能力。
房地产企业80%以上的资金链都是依靠融资来完成的,因此,融资能力直接关系到它偿债能力的大小。一个资信好、运行状况良好的企业,可以通过举新债还旧债来有效控制它的偿债风险。企业融资能力影响因素主要有:
(1) 项目销售前景及利润大小的预测。前景好的项目,易实现项目融资。
(2) 资信等级。资信等级高的企业,融资能力强。
(3) 管理经验。管理经验丰富的企业,容易实现产权融资。这是因为房地产是我国新兴发展行业,整个社会管理人才紧缺,因此,具备丰富经验的企业很容易吸引外行的游资进入房地产企业,实现产权融资。
3、或有事项。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5号把“或有事项”定义为一种现存的状况或处境,其最终结果为企业收益还是损失尚不确定,只有在发生或不发生一个或若干个未来事项时才能最终证实 (注5) 。常见的或有事项有保修负债、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为其他企业担保。尤其是担保事项,很有可能成为企业重大的负债项目,它会严重削弱企业偿债能力。
4、长期租赁。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