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金流量指标的构成及优越性
现金流量的分析方法建立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之上,该方法的核心在于分析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变化情况。由于只有在现金被收到或者支付以后才予以列报,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被操纵的可能,因此也就更值得信任。现金流量分析方法的主要指标如下:
1、偿债能力分析评价指标
为了弥补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局限性,较为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现金流量分析方法采用如下几个指标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
(1)现金比率。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和衡量企业变现能力的强弱,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现金比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短期证券)/流动负债
由于现金比率从流动资产中去掉了与当前现金流量无关的项目(如待摊费用、存货),因此它能够更好地评价企业变现能力的强弱和偿债能力的大小。可以说,它是所有偿付能力指标,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等中最直接最现实的指标,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被投资单位流动负债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担保程度。
(2)负债现金流量比率。负债现金流量比率从现金流动角度来反映企业当期偿付短期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负债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负债总额
由于营业利润并不意味着公司具有足够的偿债能力,采用这一指标能够更清晰的体现出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当期流动负债的偿还,更审慎的反映出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实际能力。
(3)现金支付保障率。该指标从动态角度衡量公司偿债能力的发展变化,反映公司在特定时期内实际可动用的现金资源相对于当期现金支付的倍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现金支付保障率=(期初现金余额+本期预计现金流入额)/本期预计现金支付额
理想的先进支付保障率下,企业既能够保证现金支付的需要,又能够使保有现金的机会成本降至最低。该比率超过100%意味着在保证支付所需后企业还能保持一定的现金余额来满足预防性和投机性需求,但不符合成本与效益的原则;该比率低于100%则意味着企业的支付能力逐渐下降。
(4)现金利息保障倍数。该指标强调手持现金对贷款利息的保障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现金利息保障倍数=(现金+现金等价物)/本期应还未还的利息。
2、盈利质量指标
传统方法对于盈利能力的分析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之上,以利润为核心,并通过资产利润率、资本收益率等指标进行衡量。由于权责发生制确认的利润并非一种收现的报酬,引入现金流量对盈利质量进行补充补充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
具体来说,衡量盈利质量的方法可以分为如下两大类:
(1)比率分析,例如可以对经营现金流量与销售收入的比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的比率、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与投资收益的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等指标进行分析。这些指标可以表示每单位的营业收入或者利润有多少现金流入作为保证,并表明每单位资产获取现金的能力。指标与盈利质量正相关,数值越大,意味着营业收入及利润拥有更多的现金流入作为保证,并表明企业资产获取更强的获取现金能力。
(2)结构分析。这一方法主要用于分析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获得的现金流入量分别占全部现金流入量的比例,其中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量从本质上说明了企业自身运作内部经营资源创造现金的能力。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应对其进行重点关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占比越高,企业的财务基础越稳固,盈利质量高;反之,表明企业的现金获得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投资和筹资活动,财务基础和获利能力的持续稳定性程度低收益质量较差。
此外,现金流量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之间的不同分布也意味着不同的财务状况。
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时,表明该企业处于产品初创期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形成生产能力开拓市场,其资金来源只有举债融资等筹资活动。
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时,可以判断企业处于高速发展期,这时产品迅速占领市场销售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经营活动中大量货币资金回笼,同时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企业仍需要大量追加投资,而仅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可能无法满足所需投资必须筹集必要的外部资金作为补充。
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时,表明企业进入产品成熟期。在这个阶段产品销售市场稳定,已进入投资回收期,但企业的还款能力较差。
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时,可以认为企业处于衰退期。这个时期的特征是市场萎缩、产品销售的市场占有率下降、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于流出。同时企业为了应付债务不得不大规模收回投资以弥补现金的不足。
3、现金充足性指标
现金充足性指标可以分为如下两类:一是现金股利保障率,该指标主要用于说明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现金维持当前的股利水平;二是每股经营净现金流,该指标主要用于反映企业最大的分派股利能力,如超过此限度就需要借款分红。
三、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应用——银广夏财务状况分析
为了对于上面提及的两种财务报表分析方法进行比较,本人选取银广厦A(sz.000557)1998—2000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与现金流量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迥异。
(一)传统财务分析方法得出的结果
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由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提取数据,根据这一方法计算出的银广厦A(sz.000557)的各项指标如下:
传统评价指标 项目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1、净资产收益率 15.35% 13.56% 34.56%
2、 净利润 0.89亿元 1.27亿元 4.18亿元
每股收益 0.41元 0.51元 0.827元
3、总资产收益率 18.40% 9% 15.60%
4、主营业务利润率 38.44% 39.65% 63.60%
5、总资产周转率 44.80% 26.50% 34%
6、 资产负债率 53.80% 53.70% 57.10%
已获利息率 18.6 6.3 10.4
各项指标的具体说明如下:
1、资产收益率。1998年银广夏净资产收益率为15.35%,1999年为13.56%,2000年达到34.56%。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都超过了10%的配股要求,而且大大高于上市公司的同期平均水平。
2、利润和每股收益。1999年度银广夏净利润总额为1.27 亿元,每股盈利0.51元,实现了公司历史上首次10转10的分红方案。2001年3月,银广夏公布 2000 年度年报净利润达到4.18 亿元,比上年增长 226.56%。在总股本扩张一倍的基础上, 每股收益增长超过60%,达到每股0.827元。如此强劲的业绩增长势头即使在一个处于良好成长期优良公司中也是罕见的。
3、资产报酬率。银广夏公司总资产报酬率1998年度为18.4%,1999年度为9%,2000 年度为15.6%,超过一般公司总资产报酬率的平均数。
4、主营业务利润率。公司1998年度主营业务利润率为38.4% 1999 年度为 39.7%,2000 年度为 63.6% 每年都有大幅度递增
5、资产周转率。1998 年公司总资产周转率达到 44.8% 1999 年为 26.6%,2000年为 34% 。该公司岁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资产的利用程度不够,资产周转率偏低。
6、资产负债率和已获利息倍数。银广夏 1998 年度资产负债率为 53.8% ,1999 年度为 53.7% ,2000年度为 57.1% 。应当说从静态分析,资产负债结构较为合理。从动态分析,银广夏的已获利息倍数1998 年为18.6,1999 年为 6.3 ,2000年度为10.4, 这说明银广夏每年的息税前利润足以支付当前的利息支出,这两项指标说明该公司具有良好的偿债能力。
7、市盈率。以2000年12月29日公司股价创历史高点时计算,公司的市盈率达到45.95倍。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问题分析45(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