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生生合作学习策略初探(一)
信息技术教学生生合作学习策略初探 徐蓉
[摘要]当前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差异明显。如何解决好信息技术课中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问题,是当今信息技术课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其实,学生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可利用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培养信息技术小老师,充当教师的小助手和同学的好帮手,以“生生合作学习”的形式促进学生群体的共同发展,实现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低配置高效率,构建和谐的信息技术课堂。
[关键词]初中 信息技术 生生合作 学习 策略
所谓生生合作学习,就是一种以学生之间直接交往为主、教师通过各种媒介与学生间接交往的个别化学习方式。生生合作学习又可以称作同伴教学,是指具有相同地位、特性与价值的同等人之间相互教学或训练。这里特指学生之间的互教互学。
在农村,当前还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信息技术教学,农村学校电脑室的配置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人数增加的需求。因此,往往是两个人甚至三四个人一台电脑,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如何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转变学生的信息技术观念,以此来真正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是我们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要任务与责任。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现在先进的教学效率观,可以通过小组化教学、分层次教学、任务驱动法等来填补计算机不足的缺陷,让学生学会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同时,又学会与人合作,敢于创新的精神。针对本校班级学生数多而计算机少的特点,笔者采用生生合作学习的方式,利用小组竞赛、成立兴趣小组、用家校联系的手段,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互帮互学,从而提高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效率。
一、课前调查——优化学习组合
1.物色电脑能手,充当学习“老师”
充分了解学生是顺利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主要通过以下二个方面:一是了解外在差异,即学生家中是否有电脑(如下面表格),平时利用电脑的频率,利用电脑做何用途;二是了解内在差异,即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快慢程序是实施生生合作学习的前期工作。生生合作学习就是在一个学习小组里,由信息技术知识基础好、学有余力的学生任小组组长,做其它成员的学习“老师”。通过同伴之间的教与学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促进全体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意识,形成互助合作的精神。
七年级段学生家庭电脑拥有量
班 级 班级人数 拥有电脑人数 电脑拥有人数
所占比例 能熟练利用网上资源的人数比例
七(1) 45 25 55.6% 23.8%
七(2) 45 24 53.3% 22.6%
七(3) 36 21 58.3% 27.7%
七(4) 37 20 54.1% 27.2%
生生合作学习中,“老师”有不错的信息水平不代表他能够胜任“老师”这个职务。因此,信息技术老师要完成伙伴的挑选和对伙伴“老师”的培训任务。笔者对每个班级(所教的班级)学生的情况做细致的统计和全面的分析后(其中包括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能力和兴趣等情况),按照本人自愿和他人推荐相结合的原则,挑选出那些学习成绩好、学有余力、素质过硬的学生作为伙伴“老师”。同时,选出学习基础和操作技能差、兴趣淡泊的学生作为被帮助的伙伴学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考虑,一位伙伴“老师”带1-2位伙伴学生,并在上机座位上做相应的调整,从而尽量使每个学习小组的成员达到最优组合。
2.大力培养骨干,有效引领团队
要使这些学生“老师”真正成为教师的好助手、同学的好帮手,必须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培训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态度和行为的培训。使组长深感到伙伴学生的成绩就是自己的成就;“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二是对辅导方法上的培训,教他们怎样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如何才会通俗易懂,笔者采用的方法就是比喻法,如笔者教学ppt时,将电子报刊比喻成一本书,书要包括封面、目录、正文、封底,因此在操作时要有完整性,不可或缺。初中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只要“老师”理解了,用学生们自己的沟通方式,在组长的带领和指导下,成员很快就掌握了要学的计算机技术。
二、课中结对——形式多种多样
1.通过以赛促学,良性循环提高
比赛活动能增加学生自学的机会、条件,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因为学生会为了获得比赛的胜利而努力地进行各种他们所认为更加有效的练习方式和方法。在比赛过程中,有些学生觉得对方的方法效果很好,不能很好地适应自己的需要,他就会去反复的揣摩方法,自发的练习,努力使自己使技术进一步得到提高。就这样,小组成员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方法,技术熟练程度不断提高,在新一轮比赛中进行不断运用,形成了班级学生学技术的良性循环。
众所周知,指法的练习很枯燥,而且上课时间短也很难出效果,如何让学生能够将指法持之以恒的练下去呢?初中生年龄虽小,但个个好胜心强,喜欢彼此之间比个高低。抓住这一特点,笔者不但进行了学生与学生个体之间的比赛,还对师徒之间进行一比高低。“老师”们的比赛是激烈的,但伙伴学生们的比赛更加令人回味。“老师”们对伙伴学生手把手的教,要求比笔者还严格,绝不允许一点儿出错,在指法正确的基础上还要求速度,那个认真劲儿比自己比赛还上心,不浪费一分一秒不停地练习着。笔者抓住学生团队的这种积极心理,对比赛结果的奖励不单只奖励胜利的伙伴学生,而重点奖励合作伙伴,让伙伴团队尝到成功的喜悦,这也成了“老师”乐于“教” 伙伴学生的最大诱惑力。
信息技术教学生生合作学习策略初探(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