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构成要素。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的构成包括两个方面: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管理能力。自我管理是指高校学生干部自身素质,如涵养、知识、意志等;社会管理能力是指,高校学生干部在所担任学生干部岗位过程中,表现的对外部关系的应变处理能力,如决策、激励、沟通、协调等。 2、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培养的现实意义 (1)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中,学生干部是有益而且必要的补充。 (2)领导力培养与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内容上的契合性。对于高校学生干部来讲,领导力训练和从事学生干部工作的经历,从某种意义上讲,为学生干部实现其自身的职场规划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指导和前置的锻炼实验场。现在的选调生、大学生村官、公务员等选拔考试,都十分重视学生领导力素质考察。 (3)领导力培养有助于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高校学生干部通过自身独有的培训和工作平台进行领导力的训练和实践,相对于普通大学生而言,将在政治素养、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工作能力等方面表现突出、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也更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对大学生提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二、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1、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培养取得的成绩 (1)建立了一套职能完善的学生干部组织系统。这一组织系统一般由学生党支部—党小组、校(院)学生会—院(系)学生分会—班委会—学习小组、校(院)团委—院(系)分团委—班团支部—团小组以及校(院)社团—各学生社团组织等四条线组成,需要指出的是,第四条线(简称社团线)在部分高校中被划归校(院)团委管辖,因此在部分高校中,实际上只有三条线。这一序列的特点是:首先,与前一个序列在党团学方面相对应;其次,着力点都作用在学生基层;第三,在职责上既有分工,又有职能交叉,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立体交叉网络。为了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强化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全国高校正在落实把“支部建在班上”的指示精神,在低年级建立党小组,在高年级建立学生党支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另外,部分高校在实践中探索宿舍管理新模式,打破系部专业格局,设立楼长—层长—室长,归口学工部,这些探索都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培养方法研究(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特点分析及教育.. | 下一篇: 高职输配电线路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高校 学生 干部 领导力 培养 方法研究 | 2020-08-29 10:54:19【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