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爱,渴望爱与关怀。爱是一种动力。他能激励学生更好的学习,爱也是一种养料,能让学生更好的成长。教师的爱投资越多,师生产生的情感就会越深。
(1)施爱与学生需要帮助之际。把握时机,施爱与学生困难之时,施爱与关键时刻,这种爱自然就越容易让学生接受,师生间的关系就会越容易改善和发展
(2)施爱与学生犯错误之时。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常会犯一些小错误,学生犯错误时,需要的不是指责而是帮助,这时学生听得进去的不是批评而是对错误的分析,这才是恰到好处的批评,是指明道路的循循善诱。因为一点点错误而惩罚学生,这种做法会成为建立师生良好关系的最大障碍
(3)课上课下都要关爱学生,老师不应放过任何一个教育学生的机会,课下要多留意学生的兴趣爱好,经常深入班级,走访家庭,多参加孩子们的课下活动,从而大量了解孩子的心灵,如学生有什么要求,有什么愿望,这时候产生的师生关系就会更加融洽美好。
“尊重和赞赏”是建立师生情感关系的基石
(1)尊重是情感的灵魂。学生也有自己的自尊,他们也有和老师和平相处的愿望。如果没有了对学生的尊重,也就没了师生间的情感关系,也就没有了教育。对学生不尊重的老师,同样学生也不会尊重老师。教师只有在教学活动中最终每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才能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有效发挥。
(2)欣赏是一种美好情感的表达方式。被他人欣赏是一种被认可。没有人欣赏则是一种不幸。欣赏每位同学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欣赏每位同学取得的成绩,哪怕再微小的成绩都要给与肯定。欣赏每位同学的努力和善意,欣赏他们对自己的超越。得到了这些欣赏,学生就得到了爱的阳光。
“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
教学过程不只是师生知识的传递过程,也是师生之间情感互相影响和双向交流的过程,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使自己的教学具有强大的撞击力和震撼魅力。对于老师来说,讲台就是舞台,上课其实就是一场演出,学生就是观众。如果精彩就会让学生记忆犹新。
总之,要教育转变学习后进生,其归宿点就是要有爱心,有信心,有恒心,又耐心。转变学习后进生就要从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去培养学习后进生的注意习惯,养成自我检查,自我判断,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帮助学习后进生确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信心,提高学习动机意识,增强学习愉悦感,提高学习积极性等来解决学生自身的问题。增进师生的互相理解,增进情感交流,对教育有利而无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