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插上“想象”的翅膀
丰富的想象力是欣赏音乐的好方法,因此,除了让学生学会静静地聆听之外,还要培养小学生在聆听中大胆想象,音乐作为抽象艺术,在音乐教学中,针对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要通过各种音乐要素使模糊的事物具体化和造型化,要让学生们“看”得到,“摸”得着,鼓励学生根据音乐的旋律自由想象,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聆听的耳朵去感受不同音乐所带来的不同魅力,比如小学二年级的音乐欣赏课《龟兔赛跑》,是一部由大管和单簧管主奏的管弦乐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乐曲发挥了管弦乐器特有的音乐和丰富的表现力,塑造了小兔子和乌龟的动态形象,生动描绘了清晨林中龟兔赛跑的热闹场面,乐曲通俗易懂,特别适合小学生在一边听故事一边听音乐的过程中展开思路,以激发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并从中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以及不同乐器的音色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借此获取情感上的教育和管弦乐的相关知识。教师不妨从色彩、形象、声音等方面着手,通过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创设“动物王国”这样一个特殊的教学环境,以此驱动起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4.激发“参与”的愿望
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也许我们已经习惯了站在课堂上“威慑天下”,习惯以智者的身份去教导学生,但是作为学生来说,他们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认可,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因此在音乐欣赏课中,我试着改变以往那种我在讲台上教唱,学生们一句一句跟唱的被动局面,而变为现在的先放音乐,学生们静心聆听,然后我再请学生参与进来,与我一起合唱的方式进行,这样课堂的气氛被激活了,学生们的音乐潜能被得到开发,享受到了音乐的乐趣。当然,由于聆听完后还有与老师合唱的机会,学生们都想“大秀”一把,所以在聆听时,就特别认真,不仅完全掌握了音乐的节奏,而且还能跟着音乐的起伏捕捉其中的细微变化,在师生完美的合作下,融洽了彼此之间的感情,也体现了新课标的主旨,即“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还要注意他们的个性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并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让每一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三、总结
古人云“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可见,聆听对认识音乐、学习音乐、欣赏音乐的重要性,为此,我们应该重视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尽最大的努力让学生多接触、多了解各类不同的经典作品,为学生创设一个安静的聆听环境,让学生们充分感受音乐所带给他们的甜甜的、美美的、韵味悠长的童年时光,当然,在聆听之前,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就欣赏的目的和作品的内涵等,提出相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思考去静静地聆听,感受音乐之美,同时还应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展开思维,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积极主动学习音乐的目的,另外,在现代教育教学中,还应追求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除了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钻研教材外,还应该设法提高自己的授课本领,从多角度、多手段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音乐鉴赏能力,养成聆听音乐的好习惯,让聆听的耳朵在音乐的殿堂里更加机敏聪颖。
对于在“聆听”中引导小学生学习音乐的意见(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