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的场地和足球训练在体育教学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足球教学是体育教学的一部分,只有在各方面条件成熟、场地及配套设施能够保障的前提下才可以顺利进行。因此就要求如果没有现成的场地,就需要整合利用现有的资源,确保孩子有完善的场地和充足的器材来开展足球运动。学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现有资源,同时还要积极地与其他各试点学校协调,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场地及社会的闲置资源,确保更多的学生能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在更专业的训练场上进行足球训练和比赛。这样,不仅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保障学生有充足的足球活动场地,同时还给了企业和一些机构提供了免费宣传与冠名的渠道,提高了单位在市民中在社会的知名度,实现了学生、学校与企业的三赢发展。现在城区的中小学每周仅开两节体育课,这对于孩子的足球运动的兴趣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当建议学校适当的增加足球教学所占的时间,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有尽可能足够的时间和兴趣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从而真正的了解这项活动并渐渐地爱上它。参与调查的学生大多数是在放学以后和节假日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让足球理念渗入到课堂,深入体育课程中去,这样在不耽误学生学习的前提下又能保证校园足球活动的普及。
五、完善足球相关课程,积极开展课外足球活动
尽管大部分中小学已经开始开设足球课,但由于目前课程周期短、课程内容枯燥无趣等问题使得不同基础的学生得不到与其水平相关的指导。例如,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得不到更系统的技术训练,而基础较差的同学又学不到他们欠缺的足球基本技术等。学校应相应延长课程周期,增加足球课时安排,并根据学生水平将足球课程分成难度不同的初、中、高级足球课程,让基础不同的同学都能得到与其水平相关能够得到提高的课程,对基础不同的课程实施水平相关的课程教学,因材施教,使得校园足球的整体水平得到充分提高。除了系统增加足球课程的开设和不断完善相关条令措施外,学校还应丰富学生的课外足球活动,例如让水平相对较高的队员球员当小老师,指导没有基础或者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向地方足协、校外俱乐部学习并定期进行交流合作,促进校园足球的发展。
六、完善足球相关制度
首先,球赛制度不完善是校园联赛开展不顺利的因素之一。从校园足球的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应该具备一套完善的球赛制度,包括完善球赛的管理与监督机制,以此来给球赛正常有序进行提供保障,如增加循环较差和淘汰赛制度等。另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鼓励政策,以此激发学校和学生的参赛兴趣和热情。在各类足球竞赛中,通过球员的表现和精神风貌进行评估,制定一套完整具体的奖励措施,例如,对在联赛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相应物质精神奖励,来鼓励球员向优秀球员看齐,使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大大增加,并鼓励学生进行良性竞争,同时也激励优秀的球员进一步提升自身技战术水平,从而使得整体足球水平得到提高。除此以外,对联赛活动的开展进行评估,对联赛开展组织优秀和联赛宣传组织出众的学校进行一定的经费奖励,从而提高各学校举办足球联赛的积极性,促进校园联赛的发展,也促进各校园球队的组建与发展提高。
七、完善校内竞赛体系,建立参与者的奖励机制
学生是校园足球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校园足球活动绝不只是少部分“足球小将”和校园足球校队成员的活动,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成员,这就意味着进行校园足球活动并不仅仅是那些开展火热的校园足球联赛,还要照顾到本校足球爱好者的兴趣教学,和足球基础技术指导,班级内部、班级之间、年级之间要形成独立且完善的竞赛体制,使校园足球有更多样化的开展形式,提升校内足球人口数量,形成“人人懂足球,人人会足球,人人爱足球”的良好足球氛围。为了鼓励运动技能水平高且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校可以开放免试升学、奖学金奖励等奖励措施。为足球运动技能水平高且品德优秀的学生制定升学加分奖励办法,使升学加分或者免试入学的政策可以普惠到更多足球运动水平突出的学生,为高水平的足球苗子提供进入梯队或职业梯队的机会,带动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
结束语
中国的足球发展不应该只拘泥于国内的足球教学训练选材模式,而是应该在此基础上汲取国外足球强国的发光点,首先就得重视校园足球的后备人才培养,了解目前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由于家长对足球认识理解不充分、足球场地等基本设施不到位、专业足球教练缺乏且整体水平偏低、学校足球管理不完善等现存的问题,导致学生对于足球活动的兴趣不浓烈参与不积极,参与足球活动的方式基本表现在自主练习,从而导致校园足球的发展持续低迷。因此,各学校应加强足球意识的宣传,加强对足球项目的资金投入,完善足球相关管理制度,从而对校园足球进行改革,提高校园足球水平,改善校园足球现状,为足球项目培养优秀后备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于中小学校校园足球开展问题的几点看法(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