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升教师个人修养
部分教师体罚学生,言语粗鄙,便是由于其个人修养不高,若教师个人修养高,教师便会自我约束,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成为一个有涵养的人。教师个人修养高,学生及同事便会愿意亲近她,愿意信任她,教学时学生也愿意配合她。而要想提升个人修养,教师须多读书,多修身养性,经常到处去走一走,看一看,增长见闻;同时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要了解与教师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法制意识,明确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成为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这样才能培养出三观端正、道德高尚的国家栋梁之才,才能实现我们桃李满天下的美好愿望。
2、积极寻找有效的教育方式与手段
通过长期的尝试,其实教师们已然清楚,利用体罚学生来达到教育目的的教育方式乃是下下策,教师应积极寻找一些有效的教育方式与教学手段来达到自己的教育目的。在实习期间,我已经尝试过一些新的教育方式,我发现以实习学校目前的情况来说,不能采用太温柔的教学手段,体罚学生的方式无法立刻用其它方式去代替,因为学生长期受到体罚,已经适应了这样的惩戒方式,太温柔的教学手段他们不会太在意。但是可以刚柔并济,慢慢减少体罚学生这个教育方式的使用频率,直至不使用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待学生奖惩要公平公正,且要抓住学生在意的事情或者物件,例如我发现我所教班级的学生十分喜欢打乒乓球,一下课便会跑到运动场上去占乒乓球桌,我便与他们约法三章:如果他们表现得好,我就提前三分钟下课,让他们去打球,或者某个同学表现特别好,我可以答应他的邀请与他打一次乒乓球;但如果某位同学表现不好,我会让他推迟三分钟下课,那么他这次就失去了打乒乓球的机会,因为球桌已经被被人占据了,或者我会选一个时间(比如晚自习或者班会课),让他做一件他不喜欢做的事情,例如唱歌。实施了这样的办法之后,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也更浓了,不再是只为教师读书了。
3、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
教育学生不只是教师的事,更是家长的事。毕竟对教师来说,教育学生是一对四十,甚至一对五十多个学生,教师的精力不足以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每时每刻的情况;但是家长却是一对一,或者多对一,家长有足够的精力来关注自己孩子的情况。这个情况不一定是学习上的,因为确实有许多学生的家长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家长可以关注学生的生活情况、心理状况。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之后可以直接获取这些信息,这样教师就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学生的教育问题;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参加班级活动,支持自己的工作,这样教师的教学工作便能够事半功倍。
曾经在见习时,听一位优秀班主任说过,家长是教师的好帮手,教师应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实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以及家庭状况,然后及时调整教育方式。除此之外,可以邀请家长来学校演讲,可以是家长的工作方面的知识,也是家长自己的学习或工作经历,让学生增长一些见识,或者让学生明白家长工作的辛苦,懂得他们能有现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有多么的来之不易,他们应该努力学习,不辜负父母和教师的期望。
三、学生及家长方面
1、加强学生及其家长的法制观念
为了祖国的花朵能够健康的成长,我们国家制定了许多的法律法规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例如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条文都曾明确指出,教师应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辱骂、体罚学生,违者根据情节,将予以行政处罚、解聘、追究民事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学生及其家长应加强法制观念,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会利用法律保护自己,这样才会减少教师体罚学生发生的概率。
2、加强与学校的联系
家长应加强与学校的联系,积极与教师交流孩子的情况,随时关注孩子的动态,预防孩子变坏的情况出现,与教师联手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例如当孩子出事时,家长应首先了解实际情况,再与教师一起理性分析原因,而不是一味的责骂、殴打孩子;家长应该多与教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以及导致这些状况发生的原因,及时开导孩子,预防学生产生厌学等心理疾病;家长应配合学校组织的活动,促进亲子间关系,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内心。
四、结束语
总之,体罚学生的教育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对教师的名誉、学校的声誉、社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危害。在现代教育环境下,体罚学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再适用,我们应该渐渐摒弃体罚这样的教育方式,去寻找新的、更有效的教育方式,培育出身心健康、道德高尚、情趣高雅、智力与人格健全的社会栋梁。
关于中学教师体罚现象的几点看法(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