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带出什么样的班,作为初中学生模仿力很强,班主任的思想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感染学生。因此,我班在工作中首先应具有永不服输,敢于拼搏的精神。在各项工作中时刻表现出一种班级工作项项争一流的“霸气”。
良好的班风的形成,是班主任辛勤劳动的成果。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模仿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班主任的语言、行为、神态甚至举手投足都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班风的形成与班主任的以身作则密不可分。所以班主任必须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说明对学生讲的道理,让学生去体会榜样的力量。班主任还要注意加强对干部们自律与率先垂范的教育。这些对形成良好的班风同样重要。例如,有一位班主任在经验交流时谈到:“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看到地面上有碎纸片,我蹲下身子拣了起来,又看见另一个抽屉内有纸片,我又给拣了出来,这些都被同学看见了,当我以后再走进教室的时候,学生早已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要求学生有高尚的文明行为习惯,教师也必须在课堂及其它场合,要举止文明,谈吐文雅,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因为班主任是学生心目中最崇高、最有威信的榜样。班主任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以及态度、仪表和行为等方面,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
五、重视养成教育
学生刚刚跨入初中后,新的学习环境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其中最突出的是班级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班主任必须从新生入学起,就要为形成班级整体向上的合力而努力。在第一堂班会课上,我就要求学生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争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为努力方向。针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对照《中学生守则》及学校的《团队监督岗检查要求》付诸实施。经学生推荐的值日班长及值日组长发挥了积极主动作用,我通过他们的值日记载及平时检查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切实做到引导、教育工作。
六、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促进班风建设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集体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
室内文化建设:
(1)教室内:前黑板正上方张贴班级口号(我班的口号是:敢想,敢做,敢成功!);后黑板正上方张贴班训(我班的班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超越自我,成就辉煌!)。 两侧墙壁张贴具有激励性的名人名言,教室后黑板为板报,板报两侧可作为光荣榜和我的梦与目标。
(2)设置文化角:位于前门后的墙上设置布告栏。内容包括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班规班约,时间表,日课表,值日生表,班干部一览表等等。在后门的墙上设置其他又特色的宣传栏,展示班级发展情况以及当前班级的各种学习成果,增进学生对班级的了解。
班级文化活动:定期召开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如:学习主题班会、安全主题班会、法制教育主题班会等。这样学生在自我教育中就"有事可做、有力可用"。这样他们更易接受自己定下的规章,并把班规转化为行动,让学生教育学生。室内综合环境:整个教室突出静雅、朴素、整洁。
只有教会学生学习,学生才会自主学习;只有教会学生管理,学生才会自主管理;只有进行自主教育,才能培养自主型、创造型人格,素质教育才有了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真正内涵。
七、针对特殊学生,开展特殊教育
1.期初排出特殊学生名单(贫困家庭学生、智力障碍学生、自控力差生),建立特殊学生档案。
2.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法,对特殊学生开展教育。
3.针对行为习惯差、自控力差的学生,对其思想品德、学习态度、日常行规等方面进行教育和训练。
4.开展帮困助困活动。通过“结对助困”等活动,从生活、学习等方面对贫困学生进行关心帮助。
优良班风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较长的、艰苦的培养过程。好风气的形成总会遇到干扰,所以培养优良班风需要持之以恒,不断努力,敢于伸张正义,扶正祛邪。优良班风形成后,还要教育学生珍惜它,使之不断的巩固和完善,成为优良传统。
总之,抓好班风,端正学风,是经过长期耐心细致地教育和严格科学地训练而逐步形成的,它是一种良好的行为风气,是班级工作的重点,因此,班主任一定要狠抓班级管理,搞好班风建设,只要你用心,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就一定会受到良好的效果。
怎样培养良好班风 (64)(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