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分析学情、精准把握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彼此分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学生通过交流,能站在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能感受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的数学思想。
六、初中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具体培养策略
由上述论述我们不难看出,初中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极为重要,但当前初中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普遍较弱。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必须有的放矢的培养和提升初中生的数学问题意识。为切实培养和提升初中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具体可采取如下策略:
(一)积极鼓励学生提问
培养数学问题意识初中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为切实培养初中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数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的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提问。提问的过程即为数学问题意识形成和培养的过程。例如,执教“相反数”时,初中数学教师这样说道:“同学们,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相信大家对相反数已然有一定了解。接下来的时间是大家的自由提问时间,如若你们有什么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均可以向老师进行提问。”此话一出,刚开始并无学生进行提问,但在教师的再三鼓励下,终于有学生开口了:“老师,请问相反数是不是都是成双成对出现的呢?我们可不可以认为‘一6’是相反数呢?”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这样解释道:“相反数都是成双成对出现的,‘一6’不能称之为相反数,因为它是单独存在的。接下来,还有那位同学有不解的地方可以继续向老师提问。”就这样,课堂中相继发出学生提问的声音。在这样的一问一答间,初中生的数学问题意识也不断得以培养和提升。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很多同学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并不愿意向教师提问。基于此种情况,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应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向教师提问不仅可锻炼学生的胆量,更可在无形中培养和提升初中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二)教师故意出现错误,培养数学问题意识
初中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培养需数学教师积极动用自身的教学智慧。为更好培养和提升初中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可选择合适机会适时出错并让学生纠错。通过这样的做法切实培养和提升初中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例如,执教“用字母表示数”时,数学教师在黑板上这样写道: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2a只青蛙2b张嘴,4b只眼睛8b条腿……看到数学教师这样写,同学们总感觉哪里别扭,大家在私下里纷纷讨论起来。同学们的此种表现一切均在数学教师的意料当中。几经讨论之后终于有学生耐不住性子了,说道:“老师,我认为您刚才在黑板上写的存在错误。既然刚开始用的是字母a表示数,那么在接下来也应该用字母a表示数,而不应该用b替换。”听到学生这样说,数学教师微笑着说道:“可能老师真的错了,那么究竟怎样写才对呢?”问题提出后,有学生迅速答道:“将其改成这样就对了:2a只青蛙2a张嘴,4a只眼睛8a条腿……”对于此答案,其他同学也纷纷表示肯定。看到同学们的这一表现,数学老师也会心的笑了。看来刚才的故意出错并未白费,且收到了预期教学成效。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也在教师的故意出错下得以有效培养和提升。初中数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应始终充当“百事通”“不错先生”。只要能切实培养和提升初中生的数学问题意识,那么适当出错也是极为必要的,也是未尝不可的事情。所以,一名智慧的初中数学教师应学会适当出错。
(三)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培养数学问题意识
研究表明,通过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和提升初中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展开广泛的数学问题讨论,从而有效培养和提升初中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例如,执教“全等三角形”时,数学教师在新课教学伊始,并未直接进行全等三角形相关知识的教授,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索全等三角形的具体性质和特点。合作学习任务布置下去后,同学们立即自由分组,并在小组内展开广泛的讨论。在具体的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间有问、有答、有探索。通过一系列的合作学习探究,最终各合作学习小组均不同程度上探索总结出全等三角形的基本性质特点。在此过程中,初中生的问题意识也得以不断培养和提升。具体教学实践表明,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和提升初中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是可行且有效的。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组织大家进行合作学习,并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予以积极有效的引导。这样的做法不仅利于学生合作学习的开展,更利于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和提升。
(四)开展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提问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思维训练的方式,让学生对数学问题做到“刨根问底”,进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思维拓展训练中,教师需要做好教学指导,能在立足教学实际的情况下,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考虑问题,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在不受思维定式的影响下,大胆的提出质疑,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授“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先要给学生一张平行四边形的折纸,然后将全班学生进行随机分组,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在讨论中将困惑和质疑的地方提炼出来。在探究活动完成后,教师让每个小组委派一名学生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公布在黑板上,大家一起对其中的结论进行判读,并进行分析,最终判断出哪个结论正确,哪些结论不正确,并提出改进意见;最后,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折纸,通过实践操作,验证结论的正确与否,从而深化学生的知识学习印象。教师在组织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讨论的过程中,通过实践验证的方式,更好地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思考的过程中,深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通过和谐有趣的课堂氛围,有效调动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需要在教学工作中用幽默的语言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气氛,给予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向学生提出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能力,充分扩展学生的成长空间。教师需要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深入研究,找出最好的教学方案,以高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一题多解的题目对学生进行训练。教师可以开展辩论赛,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对学生提出问题,让每一个小组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尽可能多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有的学生会提出利用方程的方式进行解答,有的学生则会选择使用图形的性质进行求解,还会有学生采用添加辅助线的方式进行解答。
总之,为强化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需要深化学生的提问能力,让学生能勇于提问、善于提问、精于提问。教师立足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并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探索数学问题背后的内涵,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 杨中会.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数学教研,2018.
[2] 欧阳文.学生无问题意识的原因与问题意识的培养[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
[3] 郑林彦.论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4(2):56-57。
[4] 胡美玲.小学中高年级计算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2015
[5] 贾凤银.论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 中国校外教育,2017(19):102-102。
[6] 赵法清.培养问题意识 启发学生思维——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和途径[J]。 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 2011(7):27-27。
[7] 黄文华.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 2016(2):44-45。
[8] 崔桂珍.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1):215-215。
[9] 钱娟.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 新课程导学, 2015(15):30-30。
[10] 买艳木&;阿合木拉。 试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 科学导报, 2016(4):9-9。
[11] 史慧荣.学患无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6(5):31-34。
[12] 申莉.在自主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J]。 天津教育, 2012(3)。
[13] 韩丛一. 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质疑能力[J]。 中国民族教育, 2014(11):54-55。
[14] 付仅绘. 浅析语文课堂提问技巧[J]。 信息教研周刊, 2014(6):49-49。
[15] 闫玉兰.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 好家长, 2017(32):20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