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幼儿的特点,在活动区放置色彩鲜明、不同内容的幼儿图书,让幼儿在阅读的时候可以进行多重选择。同时,可以结合幼儿比较喜欢的读物内容,来布置教室、活动区的环境。例如,《喜羊羊和灰太狼》《小猪佩奇》等动画人物是幼儿近期较喜欢的,教师就可以将他们的图案制作成自制图书、头饰、指偶等操作材料投放进阅读区域。提供操作摆弄的机会,视觉刺激加上语言实操必定会激起幼儿的兴趣,久而久之,可能已经能比较完整的表述故事的内容。
在环境布置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大班的幼儿可以提供正规的桌椅,让安静的阅读环境,有规则的阅读活动成为幼小衔接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班幼儿可以用大量的地垫、抱枕,使整个环境温馨而有家居感。可以开展区域阅读,娃娃阅读等游戏场景,为幼儿创设一个比较宽松的交流环境,教师提供时间和空间让幼儿自助选择交流对象、交流内容、交流地点,体验阅读交流分享活动乐趣。
(二) 以情景教学的形式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而情景教学法就是一种高效的方法。调查显示,在幼儿的初级教育阶段采用情景教学法,是提高幼儿阅读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情景教学法不仅可以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为幼儿创设情景,进而启发幼儿在情境中体验,有利于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例如,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分角色表演。像《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这个故事,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分角色表演,其中的台词和情节幼儿已经记得十分清楚,把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演的惟妙惟肖,这样就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也培养了幼儿的表演能力。
(三)家长与教师紧密配合,共同合作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家庭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1、家长与教师需要共同给孩子选择有趣图画书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机会,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拓展阅读事业。幼儿园和家庭某一方面的教育都不是完成的教育,不利于幼儿园阅读习惯的培养。为了避免五加二等于零的现象,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努力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好习惯。
2、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身先要培养有意阅读的好习惯。家庭生活中经常能够让幼儿看到家人读书,发挥榜样的作用。激发幼儿的模仿意识。要创设高质量的亲子互动时间,减少当这孩子的面摆弄手机、电脑的现象。其次,每天固定亲子共读的时间,好的习惯都是从有规律的行为逐渐养成的。一次的阅读是一种阅读行为,而是孩子们爱上阅读的好办法就是将一个个阅读行为组成一种习惯。
3、《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应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负担教育幼儿的任务”幼儿园教师作为接受过专业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应在教育过程中及时指导家长归纳、梳理、总结培养幼儿园阅读习惯的技巧。帮助家长积累一定的阅读方法,更有利于幼儿早期阅读习惯的养成。
总之,只有家长与教师紧密联系,相互配合,成效才能显著,幼儿阅读兴趣才能被激发,阅读习惯才能被养成。
参考文献:
[1]李洪霞;关于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几点思考;科教导刊[J].2014年3期.
[2]陈艳;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培养的重要价值及其方法探究[J].荆楚学刊,2014年6期.
[3]张芬芬.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培养的启示;中国校外教育[J].2012年10期.
幼儿早期阅读习惯养成现状及措施(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