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究式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摘要:在科学课程提倡探究式教学的大背景下,本文仅从探究式教学的一个环节谈谈自己的实践和看法。探究式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而提问作为学生探究的引导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从初中学生对各种提问方式的接受程度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技巧。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提问 技巧
1 研究背景
探究式教学是指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以知识为载体,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即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观察、测量、制作、提出假设、进行实验、提出模型和交流等)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形成科学概念,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积极态度的实践活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把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动手,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探究精神,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一个相对完整的探究活动需要教师善于引导,探讨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2 研究方法和对象
以初中新课程和科学探究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结合对学生的访谈等手段,对初中二年级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的表现进行研究。
3 研究设计和过程
针对初中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和求知欲较强,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特点,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采用下述几种方法:
(1) 上课前我总会把前面所学的内容进行简短的复习提问,大多数学生都只是 照本宣科地把内容背下来或者读下来。比如在溶解度一节中,学生仅仅把溶解度的定义背下来。
在每节课的导入时,联系实际设计一些与知识有关,并且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验现象的问题或者实验,作为悬念,尽量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找“为什么”,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在大气压强这一节,设计“怎样才能喝到饮料?”的问题,学生都积极响应起来,跃跃欲试,这个看似平常的动作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
在学生的印象中空气是轻飘飘的,那么它对物体所施加的力也应该是很小的。所以我提出问题大气压究竟有多大?有什么方法估计大气压的大小?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我又在课堂上准备了一个直径大约是10厘米的两个铁制圆盘,抽去中间的空气,让他们选择一个“大力士”去把他拉开,结果没成功,学生都觉得很诧异。他们要求再派人上去拉,等到他们把两个铁制圆盘拉开的时候才切身感受到了大气压的大小。
比如请学生解释中医拔罐疗法的原理,并请他们找出日常生活中其他利用大气压的例子,这样能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留心观察,善于思考,让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
浅谈探究式教学中的提问技巧(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