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树立全方位的竞争观念
竞争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也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现代市场经济最具本质的特征“就在于它的竞争性,即各利益主体为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在市场上进行商品生产和经营水平的较量”。(注1)经济竞争只遵从价值规律的社会尺度,只接受消费者的公正评判和检验,因而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取代的巨大的推动力量。不可否认,在经济竞争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你争我夺,贫富分化,不公平等消极现象,会加剧社会经济领域的矛盾,摩擦和冲突,但在长期的竞争实践中,人类社会可通过不断严密的立法,严格的监管和执法规范竞争行为,以降低和限制竞争的消极作用,充分发挥竞争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由于竞争的基本规律是优胜劣汰,各竞争主体要能在竞争中取胜,力求避免被淘汰的厄运,就必须做好以下四点:第一,充分调动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二,不断改进技术,促进先进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第三,增强为消费者服务的观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第四,努力改善经营,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而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杠杆,它不断调节着社会经济结构,加速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创造出更高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城市商业银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在市场经济中,必须面对金融市场,通过金融竞争,才能取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对城市商业银行来说,树立金融竞争观念,制定出相应的竞争策略和运用相应的竞争手段,是至关重要的。而竞争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也有着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它迫使城市商业银行不断创新,不断采用新技术,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和日益增长的各种金融需求;也迫使城市商业银行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我国银行不是商业化的银行,不存在竞争对手,当然也无需树立竞争观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以及银行商业化改革的逐步深化,银行间的同业竞争也随之产生逐渐加剧。这主要体现在:第一,竞争主体日渐增多。首先,是四大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使彼此成为竞争对手;其次,以新建股份制商业银行正逐年增多;再次,外资银行的进入及其人民币业务的逐渐开放,使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更面临着一批极难对付的强劲的竞争对手。第二,竞争的强度日益提高。初始的银行同业竞争以增强资金实力,扩大业务规模为目标,核心内容是扩大市场份额。现在的同业竞争则以增强综合实力为目标,除扩大市场份额外,还有新业务品种的开发,服务设施的改善和服务质量提高的竞争等。第三,竞争的广度不断扩大,银行间的竞争已由国内业务,本币业务领域扩大到国际业务,外币业务领域。由表内业务领域,传统业务领域扩大到中间业务领域,由在岸业务领域扩大到离岸业务领域。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银行竞争,是一场包括资金实力,业务品种,金融工具,服务水平,技术力量和员工素质等方面在内的综合较量。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只有增强风险意识,树立全方位的竞争观念,并综合运用市场营销,金融创新,业务拓展,集约化经营,电子化管理和服务等多种竞争策略和竞争手段,才能适应市场形势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才能在竞争主体日渐增多,竞争强度日益提高,竞争广度不断扩大的经营环境中,求得生存,求得发展,求得壮大。
三、 业务竞争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竞争与效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