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界认为:“在金融领域最理想的境界就是要达到自由竞争,金融机构才能提高效率,才能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才能促进金融和经济的健康发展”。(注2)而现实中,基层城市商业银行为拓宽存款业务,不是用创新金融产品和提高优质服务,而是用手续费千分之三,千分之四甚至用千分之六去购买存款,或利用行政手段和关系指定这些业务一定要到那家银行办理,这样势必会提高我们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降低效率,与现代银行的竞争是格格不入的,为此,要加大对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的监督力度和控制措施,确保银行竞争的合法合规。否则银行间的争斗伤财又伤力,而客户却在坐收渔利。
(二)安全与稳健
安全性是银行经营的第二大目标,安全问题不但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也意义重大。但有些银行为拉业务就忽视必要的规章制度和应有的安全防范措施,违规违法操作随意很强,这给银行的经营发展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现在知识型客户越来越多,他们对银行的规章和操作了如指掌,一旦有事上诉法院,往往银行会败诉。银行经营的安全与否,对一家银行的公信度是很重要的,总是出事的银行,它的业务竞争就会削弱。为此,当制度与存款发冲突时,应当要制度而舍弃存款。有渔具总会有鱼吃的。
(三)规模与利润
现在有些城市商业银行为了抢市场抢业务,盲目扩张网点,硬件软件一步到位,结果迟迟不能开张,这就是规模与利润的问题。城市商业银行也是经济实体,它必须具有适度的规模。规模小,网点少,则不利于展开竞争。规模大网点多,又会提高成本,降低实际利润。因此,城市商业银行要通过调查分析,寻求最合理的规模经营状态,银行的管理费用才会最低,利润最大,提供的金融服务才会“质高价廉”,反之,管理费用就会上升,金融商品和服务质量就会下降。
以上三点是城市城市商业银行在业务竞争和拓展中所必须注意的共同问题。城市商业银行只有合规合法竞争才能提高服务效率,只有安全经营稳健发展,客户才能放心,银行的信誉度才会提高,只有规模适度才能获取最大的利润。
四、 城市商业银行业务竞争的对策
现代城市商业银行业务竞争,必须要求具备市场要素完善、法律体系健全、监管手段先进、竞争公平公开、整体经济运行比较规范的环境。因此,针对当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业务竞争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一)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提供比较宽松的经济和金融制度环境
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方向就是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必须使城市商业银行成为以市场为导向、有序竞争的市场主体,以服务于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最终使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与发展的活动成为一种市场行为。
(二) 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业务竞争
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作为城市商业银行经营与发展的指导思想。为此,一是要努力适应WTO规则,在WTO制度框架下,不断调整经营策略,努力实现在高水平上与国际接轨;二是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周期、行业兴衰的规律和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做到有进有退,努力实现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性调整;三是要不断创新,面对来自国际国内各方面的竞争压力,不断深入探索金融创新的结合点和支撑点,把创新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作为抢占竞争制高点的动力源泉;四要拥有良好的团队。在内部管理上要运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完善管理机制,形成强有力的领导力量,改变过去等级式或块状式的部门关系,要放宽视野,坚持通力合作,共同发展。
(三) 加强管理,提高抗风险能力
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管理者,要变“内部人控制”为社会人控制。从城市商业银行的行业利益出发,培养金融家阶层,提高管理效率和控制能力,营造产权刚性约束的利益驱动力,同时在解决好激励制度问题的基础上,“将管理者的积极性调整到象对待自己的财产那样负责任的状态,促使其在经营与发展过程中变消极抵触为积极主动”。(注3)第一,城市商业银行要成为资本和资产的主体;第二,城市商业银行要成为盈亏和风险的主体;第三,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要多元化;第四,完成现代意义上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只有这样,城市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才能以利润最大化为其经营原则,才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