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
有鉴于前文所分析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风险防范和控制:
(1)调整发展战略,坚持稳健经营方针,实现从粗放型外延增长到增长与内涵式集约并重的转变。
(2)在管理体制上,加强过程控制、完善内控机制、防范内部风险,实现从以补救为主的控制向以预防为主的控制的转变。
(3)进一步完善信贷资金组织管理体系和内部监督体系。
(4)制定和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为改革提供法律依据、为防范风险提供保障。
(5)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利于增强存款人对银行的信心,避免股份制改革对部分居民产生的恐慌心理,减少由于银行破产对金融市场和国民经济产生的冲击、保护存款人的利益。
(6)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后,使商业银行能够根据资金市场状况自主决定资金供给和资产运用,有助于降低过去那种由于对国有企业信贷软约束产生的大量不良贷款所造成的风险;而且,利率市场化也会对企业或其他资金需求主体形成较硬的成本约束,必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对资金的过度需求和低效率经营状况,从而有助于减少不良贷款及产生的风险。
(7)改革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和完善。这有助于建立公正的市场秩序、维护透明的市场环境,不仅有利于有效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而且由于信息披露的巨大压力,在广泛的社会监督之下,将促进国有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我国已经加入WTO,金融制度将按照我国“入世”的承诺作出修改和规划,也将为外资银行机构的进入打开方便之门。在这种背景之下,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问题便不再是国家愿意与否的问题了。在外资银行竞争的刺激与激励下,金融法律法规与政策的透明及开放将推动我国金融法制变革的进程。外资银行在对外经营和内部管理方面的优点和特点,将成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压力和动力,构成对国有商业银行相关机制的重大冲击。尽管处于国内外金融竞争风起云涌大潮之中的国有商业银行将面临股份制改造许许多多的问题和困难,但这一步是迟早的事,因为这是建立现代银行制度,全面提高我国银行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使其在未来发展中处于不败之地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曹 军: 《银行并购问题研究》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年1月19日版
2.景学成:《走向现代金融制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
3.范恒森:《金融制度学探索》,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4.康书生:《银行制度比较与趋势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1月14日版。
5.吴念鲁:《德国商业银行股东构成和参股现状的启示》,《金融时报》,2000年5月27日。
6.王 康:《略论中国商业银行制度的缺陷》,《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7.艾洪德:《货币银行学》,东北财大出版社,2005年3月31日
8.王元龙:《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研究》金融研究 2001年第一期
9.晏正君:《国有银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途径》 金融科学 2001年第一期
10.张建国:《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研究》 金融论坛 2001年第三期
11.张冶:《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与改制上市的方式选择》 金融论坛
12.《治理结构与风险防范--中国工商银行青年^论文集》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年1月16日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