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逐步展开的,带有许多过渡性特征,与世界大型跨国公司的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规模、技术水平上,还表现在企业制度上。尽管企业跨国经营的挑战十分严峻,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加上我国加入WTO以后全球化的浪潮必定冲击国内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么,中国企业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克服各种问题,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本文将从中国跨国公司经营动因出发探索中国企业参与跨国经营的优势,并在进一步分析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基础上提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跨国经营、中国企业、国际投资
正文
一、跨国经营的内涵与意义
(一)跨国经营的内涵
跨国经营是指企业以国际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出口贸易和取得全球战略地位为目标,进行包括海外投资、营销在内的一切对外经营活动,即在资源获取、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开发目标的确立等方面,将企业置身于世界市场并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参与国际分工、国际协作和竞争等一系列经营活动 。跨国经营战略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商品输出,是指货物、服务、技术、管理等商品和要素的输出,以及承包劳务等;第二个层次是资本输出,是指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指到海外投资 。如果一家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发展到了第二层次,特别是海外投资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拥有企业)后,那么这家企业也就变成了跨国公司。海外投资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新设投资,即所谓的“绿地投资”,投资者在东道国设立新的企业;另一种是并购投资,即兼并或收购他国的企业。
(二)跨国经营的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跨国经营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1、跨国经营有利于企业在获取体系内资源方面享有特权。因此,能将自己内部创造的资源分布到世界各地,在收益最高和对提高整体竞争力最大的地方使用,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跨国经营使企业的国际化生产体系构成了一个以商务和劳务流动的内部化市场,企业的内部贸易呈上升趋势。
2、跨国经营能使企业在全球分工的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跨国经营能带动出口,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企业的国际投资能给母国带来大量的回汇利润。
3、跨国经营能更好地利用国外科技资源。随着国际化生产的推进,跨国经营可以使企业将其研究开发活动分散到世界各地,分散化的研究开发活动格局使企业得以接近国际化技术人才库,在不同成本基础上将自己的研究与开发资本化,提高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对外直接投资导致国外分支机构对母公司的反向技术转让使母国的技术基础也得到了加强。
二、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优势及动因分析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