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从规模经济的角度对我国当前企业跨国经营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进行了探讨,得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规模经济方面的比较优势不足,我国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时必须加强对规模经济这个比较优势的重视,对于刚刚才开始多国经营的中国企业而言,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只有在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中才有能取得成功。^论文最后并对我国部分行业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这可以为当前及将来部分拟进行跨国经营的中国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跨国经营、规模经济、实证分析、战略选择、不足与展望
【正文】:
前言
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一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只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其中并努力趋利弊害。跨国经营,是我国参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趋利弊害的有效手段,只有深入其中才能利益均沾。对于中国大多数企业而言,跨国经营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但抓住机遇,利用资源开拓国际市场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国际分工与合作所必须的道路,也是顺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必须战略选择,是中国企业成为国际企业的必由之路(注1)。
一、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艰难现状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起步较晚。从总体上看,大多数企业尚处于跨国经营的初级阶段。经营方式包括商品出口、劳务出口(及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直接投资等方式。据统计,到1998年底,中方海外投资存量63.3亿美元,在全球的比重微不足道。
1、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行业与区域分布
目前,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活动涉及160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行业从初期集中在贸易方式发展到资源开发、生产加工、交通运输、工程承包、医疗卫生、餐饮旅游以及咨询服务等领域。从行业分布看,中国在海外投资的行业依次为贸易、资源开发、生产加工、交通运输等。
从地区分布来看,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大量涉外企业集中在港澳、东南亚、独联体等相邻国家和地区。原因是地理位置和人文的相近,相对而言风险较小,开拓市场比较容易。其次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低级阶段,比较优势尚不突出,投资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邻近国家和地区往往更容易使比较优势得到发挥。二是欧美发达国家所占比重近年明显增长,且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也反映出发达国家成为发展中国家东道国地位重要性日益增强。(见下表)
1998年中国企业跨国投资区域分布(含港澳地区)
地区 投资额(亿美元) 比例(%)
我国港澳地区 35.9 59
北美洲 8.9 14
大洋洲 4.5 7
亚洲 3.7 6
欧洲 3.2 5
非洲 3.1 5
拉丁美洲 2.5 4
表2-4 1998年—2002年中国企业非贸易性境外企业及其投资额
年度 1998 1999 2001 2001 2002
兴办境外企业数/家 266 238 243 312* 275*
中方实际直接投资额/亿美元 2.59 2.58** 5.51 7.9* 8.16*
资料来源:同表2-1,1998—2000年的数据依据外经贸部统计资料整理,2001—2002年的数据来自《国际贸易》2001—2002年各期资料整理。*表示贸易性和非贸易性境外企业未加区分。**表示不完全统计。
表2-5 1990年—2002年中国对外投资的流出额单位:亿美元
年度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02
对外直接投资额 8 9 40 44 20 39 43 38 45 40 46 97 63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经济统计年鉴》(1990—2003)中的“国际收支概况”整理。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发展情况如下图: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问题研究――基于规模经济视角的实证分析(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