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就目前金融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地不良现状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建议以及加强金融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金融从业人员 职业道德 表现 成因 对策 建议
【正文】:
职业道德是一种从职业实践中提炼、概括出来的道德理论和规范体系,是从事正当职业的人们在履行自己职责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就是为人民服务,发扬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金融职业道德作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一般特点,又具有其特殊性。它的具体表现形式是:金融从业人员要具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责任观念和对金融事业的职业感情,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
一、金融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范畴
人生在世,必须有业。无业则无以谋生,不敬业则不会有人生之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就是“职业人”,而要做好一个“职业”的人,就必须遵守和践行职业道德。金融职业道德就是金融从业人员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
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社会影响大,客观上要求金融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金融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热爱金融、忠于职守、秉公廉洁、遵纪守法、方便融通、钻研业务、恪守信用、文明服务、团结协作、勇于改革、奉献社会。做为金融从业人员,首先要热爱金融工作,专心致志地做好金融工作,不管在怎样的复杂条件下,都能够忠于职守、尽责尽力;其次,要遵纪守法,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严于律己、秉公廉洁,敢于同各种违法违规的行为作斗争;第三,必须恪守信用,金融从业人员必须诚实守信、恪尽职守,按规程办事,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或集体形象,这是做人之本,是竞争中的立身之本;第四,钻研业务、方便融通,就是要做到业务优良,努力提高金融业务水平,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以过硬的技能为客户提供周到、快捷、高效的服务;第五、文明服务、团结协作,要求金融人员要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强烈的为人民服务意识,在业务活动中,实事求是,讲文明、讲礼貌、尊重客户,团结协作;第六,勇于改革,改革是一场体制革命、思想革命、观念革命,金融员工要主动“换脑筋”,大胆解放思想,革除陋习,勇于创新,要树立效率、效益、时间观念;第七,金融人员还必须有奉献社会的精神。奉献是当一个人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必要时甚至现出自己的生命。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取决于人们的创造性劳动,取决于人们对社会的奉献,因此,金融从业人员支持和服务于经济建设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
二、金融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不良现状的具体表现
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如果金融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低下,在其自身需要得不到有效满足时,受其思想状况、道德修养、价值取向的影响和左右,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谋取个人私利就会产生道德风险,其结果必然会给与金融相关的职业及人们的利益受到损害,不但影响经济建设,而且还将会危及社会稳定。当前金融行业不良现状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金融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