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增长战略。增长战略是商业银行以创新为手段,追求高速发展的一种竞争型营销战略,其特征表现为:(1)商业银行经营发展比经营所在的市场增长速度快;(2)倾向于获得比平均利润高的利润;(3)试图推迟或消除在银行内进行价格竞争的危险;(4)经常开发新产品、新市场、新工艺和旧产品的新用途;(5)倾向于通过创新来改变外部环境,使之适合于自身的经营发展。
3、并购战略。并购战略是国外商业银行实施多样化战略的一种常用方法,即指国外商业银行通过,购买另一个商业银行全部或部分的资产或产权,从而控制、影响被并购的商业银行,以增强竞争优势,实现经营发展目标的行为。从行业角度看商业银行并购可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并购的动因常基于商业银行发展的需要、发挥协同效应、加强对市场的控制能力、获取被低估的价值等目的,具有较强的扩张性。
4、合资经营战略。合资经营战略是商业银行实现多样化战略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基本思想是几个差别较大的商业银行在利益共同的原则下志愿联合起来,使这个新创造出来的商业银行能避免双方发展的局限性。合资经营战略的具体动机可分为资源动机、市场动机和风险动机。
5、紧缩战略。紧缩战略是商业银行从目前的经营领域和基础水平收缩和撤退,且偏离战略起点较大的一种经营战略。紧缩战略具有以下特征:(1)对现有的产品和市场领域实生收缩、调整和撤退的策略;(2)对资源的运用采取较为严格的控制和尽量削减费用开支,往往人投入最低限度的经营资源;(3)具有短期性。根据紧缩的方式和程度不同,紧缩战略又可分为转向性战略、脱身战略和清算性战略。
6、国际化经营战略。国际化经营战略是商业银行在国外还拥有和控制站营销服务网和开展跨国的国际性金融业各经营活动的外向型扩展战略。国际化经营战略是商业银行谋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竞争国际化所演绎形成的经营战略新趋势。
(二)对工商银行现时的市场定位及营销战略的评估
在市场竞争中,一家银行只有对自身的优劣势和对手的优劣势以及服务对象的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制定有效的经营战略,也是制定营销战略的第一步。那么市场定位应解决那几个问题?一是确定目标市场规模、基本客户群;二是探求潜在目标市场、潜在发展群体;三是要对行业进行分析,把客户放在大环境研究;四是确定提供什么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给什么样的客户群;五是树立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确定银行在市场中的位子。要探讨工商银行面向新世纪的整体营销战略,就必须就工商银行过去的、现时的经营发展战略进行反思。这里自然会产生两个问题,其一,工商银行过去究竟有没有制订过并切实得以实施的具有全局性的经营发展战略;其二,工商银行现时正实施的经营发展战略具有多大程度的合理性,或说是否适应新的竞争环境的变化。
1、工商银行在过去相当长时期里没有制定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营销发展战略。首先,作为实施营销战略的主体,企业必须是自主的,而在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工商银行大多是作为国家专业银行的职能来挥作用,其经营的业务领域、经营品种、产品价格、人事管理、机构网点设置等重大问题,几乎都受国家行政性的指令计划控制。作为国家计划的金融执行机构,工商银行缺乏一个金融企业应有的基本的自主权,所以它根本没有制定营销发展战略的必要性。近几年来,工商银行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其经营活动的商业化、企业化成份越来越浓,但事实上仍然承担了许多国家政策性职能,经营上受到许多或明或暗的行政干预。其次,作为商业银行营销战略,它必须具有至少三年以上的稳定性,由于工商银行的改革同中国其他事业的改革一样具有探索性,过去的改革进程时慢时快,在改革方向上有时甚至摇摆不定,而行长作为国家行政命令的官员也频繁更换,一些银行员工对市场营销观念的认识还存在片面性,有的仍旧停留在计划经济下的老观念。如把营销看作推销,“产品中心论”与“客户中心论”概念不清,把营销看作是外勤人员的职责,由此容易产生前台与后台的脱节;把营销看作仅仅是市场部门的事情,造成银行内部各部门之间缺乏配合,影响银行整体合力的发挥;把营销狭窄地理解为上门拉存款;把营销简单地理解为广告与促销等,因此即使制定有经营发展的营销战略也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2、实行以粗放式的经营扩张战略让工商银行背上沉重的历史包袱。如果说工商银行过去有过经营发展战略,那么这个战略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就是粗放式的经营扩张:即盲目的扩张设点,内部管理层次多,最终导致有规模没经济,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3、经营的智能化程度低。衡量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其经营智能化程度的高低。客观的说,工商银行近几年在电子化建设和新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国外先进的商业银行相比,甚至同国内一些商业银行相比明显落后,如招商银行开发的"一卡通",其功能远比工商银行开办的信用卡先进。经营的智能化程度低带来两个直接的后果;一是过多的机构、网点人员不能进一步减少;二是不能适应“效率就是生命”的客户对金融产品方便、快捷、实用等多方面需求。这几年来各家银行推出新产品新业务的步子有所加快,新的金融品种不断涌现。如“教育储蓄”、“世纪通宝”借记卡、“住房按揭贷款”等,但同时也应看到,各家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模仿的多、趋同的多,有特色的少,科技含量高的少,形成品牌的少,新产品市场化过程缓慢,产品创新与产品销售脱节,以致“养在深闺人未识”,影响了新产品新服务的及时占有市场
4、要同国内同业竞争的战略中,忽略或未足够重视树立自身的品牌意识。工商银行在同国内同业竞争中,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宣传自己的网点最多、分布最广,如现在工行的宣传语“工行您身边的银行”等。在现代社会,随着通讯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负担,关键是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指导思想,发现和开发客户现实的潜在的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并利用自身已拥有的经营资源优势,对市场进行细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树立自己独特的品牌意识。与此同时,金融产品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购买产品不仅仅是购买使用价值,而是一种品牌,一种文化,一种格调,一种心理满足。人们的一般消费行为是这样,购买银行的产品和服务,更是这样。如花旗银行的营销除了突出服务意识之外,还特别突出塑造成功的形象,这对年轻顾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5、营销战略中国际化经营意识落后。近几年,工商银行的国际化经营意识逐渐增强,开始走出国门,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和收购境外金融机构或同外资金融机构合作。但从总体看,工商银行国际化经营意识仍然落后,一是收入的绝大部分来源于本币业务;二是境外分支机构太少,即使有也多具有象征意义,开展具体业务就更少。国际化经营意识落后与我国将加入WTO形势是极不相称的。
三、工商银行面向新世纪的整体营销战略构想
全面构想工商银行新世纪整体营销战略,其立足点应当建立在对中国未来经济金融改革发展趋势的了解的基础上,建立在对未来客户的潜在金融服务需求的掌握和对竞争对手优势和不足的理性分析上,进而明确自己的战略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
(一)中国金融改革及发展趋势 新世纪工商银行整体营销战略研究(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