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个人理财业务逐渐成为国内银行产品和服务创新的主要领域,成为银行业竞争最激烈的焦点领域之一。本文通过对个人理财业务在银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寻找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探寻解决的对策,并对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理财业务 发展 现状 前景
【正文】:国家统计局2004年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我国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已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而目前我国中等收入阶层人数已占全国人口的19%左右,并正在以每年1%的比重增长,预计到2020年有望达到40%左右。个人拥有财产的快速增长使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并成为银行业竞争的焦点。
一、个人理财业务概述
个人理财业务是指金融机构以自然人为服务对象,利用其网点、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运用各种理财工具,以帮助个人客户达成生活目标或投资目标而提供的综合理财服务,即金融机构财务专家,根据不同优质客户的业务需要,通过向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管理、投资金融资产的方案,并在指定范围内代其办理相应的业务手续,使客户达到以增值、保值资产和投资方便、安全等为目的一种新兴个人金融业务。
具体的讲,我国当前个人理财业务就是理财金融专家根据客户的资产状况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个人投资建议、帮助客户合理而科学地将资产投资到股票、债券、保险和储蓄等金融品种中,以实现个人资产的保值增值,从而满足客户对投资回报与风险的不同要求。
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个人理财业务兴起的原因
1、市场需求的原因。
我国庞大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成为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现实需求。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SSIC)于2000年11月在京、津、沪、穗四地的专项问卷调查显示,74%的被调查者对个人理财服务感兴趣,41%的被调查者需要个人理财服务。在上海,大多数市民认为"未经专家指导的自发理财方案有很大风险",有87%的被访问市民表示会接受银行提出的理财建议,其中32%的市民"最感兴趣银行的理财咨询和理财方案设计",40%的人认为"应增加代理客户投资操作、提供专家服务",并"希望能与银行理财专家建立稳定和经常性的业务联系"。由此可见个人理财业务的开展已具备了强大的市场需求基础。
2、源于金融机构自身发展压力。
不久,我国将直接面对国际金融机构的竞争。而国外的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开展非常的广泛,年平均利润率已高达30%,年平均盈利增长率12%-15%,个人理财业务的收入已占到银行业务总收入的30%以上。所以个人理财业务很可能成为国际金融机构进入中国的切入点和直接获取盈利的最便利途径。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如果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质的飞跃,将很难在未来竞争中确立应有的优势。
在我国现阶段,虽然贷款需求还十分旺盛,但不良贷款居高难下,优良客户的贷款营销空间已显现相对不足。作为中间业务收入重要来源的个人理财业务,其发展不但可以增加盈利而且还具备分散、降低运营风险的现实意义。同时,在个人理财业务中,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还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现有资源,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实现金融业内涵式的经营规模扩张,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盈利水平的目的。
(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
个人理财作为一种全新的银行业务,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目前国内银行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介入了个人理财业务。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也不甘示弱,但与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的创新及开展活跃程度相比,其局限于自身的经营范围,更多的趋向于操作层面。因此以下主要对银行业的个人理财业务进行分析。
1、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 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前景(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