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支持银行依法合规经营。金融业是一个风险很大的行业。随着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国内外迅速流动,使金融业潜伏着很大的风险。为维护金融安全,近年来,各商业银行总行都加大了信贷资金的调控力度,相应地上收了贷款权,各分支行可用的资金相对减少,发放贷款的权限相应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一方面要支持银行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另一方面要积极向银行推介贷款项目。政府的一些职能部门,也要支持、配合银行依法合规经营,为银行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
3、维护银行自身合法权益。近几年来,部分企业利用改制的机会,千方百计逃废银行债务,使借款合同成了一纸空文。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一些地方成立了包括人民银行、各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在内的金融债权管理结构,制定了金融债权管理办法,在结算、现金、贷款等方面联合对有关企业予以制裁,个别地方还向社会公布了逃废银行债务企业名单。但就各地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地方保护意识严重,认为银行的钱是国家的,企业是地方的,在银行与企业发纠纷时明显偏袒企业一方。对银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法律规定予以支持,而不应偏袒任何一方。
(四)整治信用环境,加强对债权的保护和信用秩序的维护,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务的行为
1、增强企业的信用意识。(7)加强企业信用意识的教育和培养,让企业都认识到,信用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失去信用不仅危害自身品质,其社会地位也将随其每一次的失信而递减。良好的企业信誉是企业的一大笔无形资产,是企业独具的优势,它可以帮助企业在交易对手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更具竞争力,还可在企业困难的时候,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赢得市场,赢得生存,而失信者则会丧失继续经营的机会。
2、加强法制建设,维护银企信用制度。(8)立刻着手建立与企业信用有关的法律法规,如《信用法》、《公平交易法》、《信用中介机构管理条例》、《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办法》等。在此基础上,强化执法机关的功能,保证法律法规的实施。另外,各国有商业银行也应当建立一套赏罚分明的信用激励机制,使守信者得奖,失信者受罚。
3、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管理信息体系。(9)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失信行为之所以有利可图,主要原因是信用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善。因此,应尽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信用记录、信用监督与信用保障机制,逐步建立全社会共享的信用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宏观信用监控制度,实现全程式监控和管理。
总之,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形成了大量不良贷款,尽管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对其进行了剥离,各国有商业银行也在不懈进行削减不良贷款的努力,但收效并不十分明显。值得欣慰的是,国家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及国有商业银行自身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加紧处置不良贷款,理论界人士也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良贷款处置制度的创新、政府职能的转变、信用环境的改善,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一定能够低于国际警戒线10%左右的水平。
引文注释:
(注1):南轲:《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继续保持“双降”》,《金融时报》,2004年10月29日“金融要闻”栏目。
(注2):李岚、张正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第四个为什么 为什么要降低不良资产?》,《金融时报》,2004年3月24 日“银行”栏目。
(注3):李岚、张正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第四个为什么 为什么要降低不良资产?》,《金融时报》,2004年3月24 日“银行”栏目。
(注4):李岚、张正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第四个为什么 为什么要降低不良资产?》,《金融时报》,2004年3月24 日“银行”栏目。
(注5):谢平:《货币监管与金融改革》,三联书店出版,2004年4月第一版,193页。
(注6):谢平:《货币监管与金融改革》,三联书店出版,2004年4月第一版,195页。
(注7):高顺芝、赵敬慈、张春菊:《重塑企业信用形象 维护银行合法债权》,《中国金融》2002年5期55页。
(注8):高顺芝、赵敬慈、张春菊:《重塑企业信用形象 维护银行合法债权》,《中国金融》2002年5期56页。
(注9):高顺芝、赵敬慈、张春菊:《重塑企业信用形象 维护银行合法债权》,《中国金融》2002年5期56页。
参考文献:
1、南轲:《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继续保持“双降”》,《金融时报》,2004年10月29日。
1、李岚、张正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第四个为什么 为什么要降低不良资产?》,《金融时报》,2004年3月24 日。
2、李亚新:《正面激励: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再处置的制度与技术创新》,《金融研究》杂志,2004年第2期。
3、谢平:《货币监管与金融改革》,三联书店出版,2004年4月第一版。
4、高顺芝、赵敬慈、张春菊:《重塑企业信用形象 维护银行合法债权》,《中国金融》2002年5期。
5、戴相龙主编:《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9月第2版。
6、唐双宁:《加快降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金融时报》2002年4月29日
浅议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