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传统银行,网络银行是一种全新的银行服务手段或全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二)网络银行的主要特征
网络银行在传统银行的基础上将银行服务更为深入地与科技融合起来,它具有以下特征:
1、依托迅猛发展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
这是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根本区别所在。网络银行不同于银行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改进银行内部业务管理的单机系统、局域网系统,或专用的广域网系统,它是以开放性和全球连通性的互联网为技术基础,其全部交易处理完全通过计算机在互联网上完成,这使得网络银行能够轻而易举地接近其潜在客户。
2、突破时空限制,提供全程交互式、个性化服务
由于有互联网作支撑,网络银行能够突破银行与银行客户之间的时空限制,通过互联网与客户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实现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超越时空的“AAA”式服务,即在任何时候(Anytime)、任何地方(Anywhere)、以任何方式(Anyhow)为客户提供全功能、个性化的服务。
3、虚拟性
网络银行没有营业大厅和柜台工作人员,它不再需要在各地区设置物理分支机构来扩展业务,客户只需将自己的电脑接入Internet,就可以随时随地享受网络银行提供的服务。网络银行流通的货币以电子货币为主,运用各种电子票据、电子钱包等在线支付工具进行电子支付。网络银行的出现,使金融交易的形态由“真实型”转变为“虚拟型”。
4、降低经营成本,具有规模优势
传统银行获得规模经济的基本途径是不断追加投入多设网点,从而获得服务的规模经济效益。而网络银行改变了这一基本的规模扩张模式,它主要通过对技术的重复使用或对技术的不断创新带来高效益。网络银行摒弃了银行由店堂前台承接业务开始的传统服务流程,把银行的业务直接在互联网上推出,使原本复杂的银行业务大大简化,而且它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从而有效降低了银行的经营成本,提高了服务效率。同时,网络银行为银行通过信息服务拓展盈利机会提供了一条重要的营销渠道,它改变了传统银行依靠获取资金利差盈利的单一结构的盈利方式,银行拥有的大量信息资源将成为银行自身盈利的重要资源。
网络银行一旦顺利完成了规模庞大的信息技术投资,就能够以相当低的成本、大批量迅速处理大量的金融服务,从而迅速降低运营的成本,实现更大范围的规模收益。
5、高信用性
网络银行作为虚拟银行,在开展业务过程中,较之传统银行更为重视信用。通过网络进行的银行业务,客户面对的实体不再是有形的银行,只是通过虚拟的系统和账号与密码进行业务操作,这不仅要基于对银行本身的信任,还要加上对这个银行开放的网络系统的信任。信息传递、系统的稳定性、对信息处理的准确性以及响应速度都直接影响着银行的信用。因此,信用的重要性更加突出,银行的技术系统的优劣将是评价信用的一个重要标准。
6、非同业竞争性
网络的重要特点就是低成本,而网络技术的普及也很迅速,这给其他行业的进入消除了壁垒。目前,随着网络银行的业务范围的高速扩张,众多的IT企业、工商企业已经介入金融服务业,借助其知名的品牌、强大的资金与技术实力、深厚的客户基础和丰富的市场竞争经验,以崭新的运作模式挑战传统商业银行,使银行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威胁。
(三)国外网络银行的发展
1995年10月,美国花旗银行率先在Internet上设立站点。1995年10月18日,世界上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 (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SFNB)开始营业。安全第一网络银行是电子商务时代金融创新的结果。SFNB的客户遍布全美,但业务人员仅19人。尽管在1998年10月,SFNB 由于巨额亏损被加拿大皇家银行金融集团收购,但其在网络银行发展中的地位不会因为它被收购而变得不重要。相反,SFNB的地位在于它为全球银行金融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金融经营服务理念及模式。在其影响下,1998年美国已经注册的网上银行就已达到20多家。1997年7月,美国白宫发布《全球电子商务框架》报告,对网络银行发展至关重要的跨国交易、电子支付和交易安全等领域的活动给出了框架性的指导意见,对美国电子商务及网络银行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注2)截止到2000年10月,在美国的交易类网络银行已达到1275家,占所有银行和储蓄机构的12%,在互联网上设立网站的银行数量已达3800多家,占所有联邦保险的储蓄机构和商业银行的37%。目前美国已有22%的家庭拥有网络银行帐户。(注3)尽管在经营过程中,美国的网上银行业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它已经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欧洲以往对互联网并不十分热心,2000年3月欧盟会议提出了“e-欧洲”的概念后,欧洲各国一改过去的疑虑,纷纷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网络化计划,进一步加快了电子金融发展的步伐。据《银行家》杂志调查,截止到2000年2月,欧洲网上银行服务网站共有122个。(注4)据摩根银行调查,欧洲的网上银行目前已拥有客户300多万人,且有日趋增长之势。(注5)除吸引本国的用户外,欧洲银行界在建立覆盖整个欧洲甚至全球的网络银行上做出了初步尝试,如同清算银行、英特尔公司等几家大集团结盟的First-E在1999年创建了一个覆盖德国、西班牙和法国等主要欧洲国家的网上银行,2000年7月3日,西班牙Uno-E公司同爱尔兰互联网银行First Group正式签约,组建业务范围覆盖全球的第一家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Uno First Group等。欧洲银行在网上转账、电子钱包等电子化发展方面进行过不少的大胆尝试,如在某些国家内部形成了全国性基于Internet的信用卡支付系统等。此外,在利用智能卡取代现金和支票领域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也已走在美国的前面。(注6)
在亚太和拉美的其它地区,日本、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等国也紧随北美和欧洲相继推出了网络银行服务,网络银行正在这些地区广大的潜在市场中迅速发展。
纵观国外网络银行的发展,可以看出,美国和欧洲地区的网络银行发展最为迅速,其网络银行数量之和约占世界市场的90%以上,即使在全球网络业进入调整阶段之后,网络银行业仍然保持着强劲和持续的增长,其网络银行交易量已占到整个零售银行业务量的5%到10%,这个比例还在迅速增加。(注7)其次是亚太地区,如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和新加坡。随着21世纪初期大量国际投资注入了网络银行业,估计目前全球约1000家银行已连入Internet,其中约100多家提供在线交易服务。据预测,到2005年,美国网络银行业务量将接近银行业务总量的50%,发达国家将有80%-85%的金融机构提供网络银行服务。(注8)从这种国际发展趋势看,网络银行很可能在21世纪中期成为金融服务的主流。
二、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现状
(一)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
我国网络银行是在全球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诞生的。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网络银行和网上支付产生了强烈需求,我国银行业积极开展了网络银行的探索和建设。其中,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是我国网络银行的先行者,随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等多家银行也竞相加入,使网络银行的开发力度不断增强,相应功能也日臻完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现在我国已经有20多家银行的200多个分支机构在互联网上拥有网址和主页,其中开展实质性网络银行业务的分支机构达50余家,企业与个人客户超过1000万户。(注9)截至2002年7月底,国内网上银行交易额达23400亿元,是2001年网上交易额的3.7倍。预计到2005年内地网上银行用户将达1.4亿。(注10)目前,网络银行已开始全面支持各类电子商务支付结算,并被银行作为创建优势银行业务品牌来经营,以占领银行竞争的制高点。
1、中国银行
1996年,中国银行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主页,成为我国第一家上网的银行。在上网初期,中国银行网页主要用于发布中国银行的广告信息,诸如简介、年报、分行情况、人才需求、行内外新闻等等;发布中国银行的业务信息,诸如外汇牌价、存款手续、信贷政策、信用卡及家庭银行手续等;进行全球范围的通信(E-mail),加强总行与海内、外各分行的联系;获取中国银行所需要的各种经济、金融、商业、教育等信息。在以后的两年里,中国银行在充分研究和试用的基础上,利用防火墙和数字加密等安全机制,逐步开展了家庭银行、信用卡、商业银行的网上业务。
1998年3月31日,中国银行与加拿大SLM软件公司宣布,由SLM提供电子银行管理解决方案,双方在北京、广州、上海、天津和青岛的五个试点城市进行的在线分行连通试验取得成功。在上述试点地区,中国银行的用户可以在中行的任何一家分支机构或自动柜员机上访问自己的账户并进行电子交易,甚至外国的客户也可以在中行的分支机构通过专用的国际网络进行存款或贷款交易。这标志着我国网络银行建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目前,中国银行的网络银行服务包括:企业在线理财、银证快车、美元清算查询、纽约客户服务等。其网上支付服务中还提供免费电子钱包下载服务。尤其是该行为满足外向型企业进行无纸通关和海关税费网上支付的需求,在近期开发了新型的网上支付产品“报关实时通”,中国银行相关应用系统能够联机自动处理客户提交的支付指令,支持本地和异地缴纳海关税费。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2年8月15日,中国银行“报关实时通”产品已经在6个省级分行投产,网上支付的税费已达1770万元。(注11)
2、招商银行
1997年2月,总部设在深圳的招商银行在互联网上推出了自己的主页,1998年4月正式推出“一网通”网络银行。
“一网通”网络银行是指通过Internet网络或其他公用信息网,将客户的电脑终端连接至银行,实现将银行服务直接送到客户办公室或家中的服务系统。“一网通”构建起由企业银行、个人银行、网上证券、网上商城、网上支付组成的功能较为完善的网络银行服务系统,办理信息查询、银企对帐、代发工资、定向转帐及网上购物等业务。1999年9月,招商银行全面启动了网络银行业务,推出网上支付的全国联网。其中网上“企业银行”可提供同城转帐、异地电划、信托、母公司与子公司帐务考核等业务;“个人银行”能为客户提供招商银行“一卡通”和存折的综合理财业务,如网上查询账务、财务分析、转账等服务;“网上支付”向客户提供网上消费支付结算,通过国际权威认证,采用SSL协议加密,以保证安全可靠;“网上证券”实现了客户“一卡通”或活期存折账户与证券保证金账户二合一功能,“一卡通”和招行活期存折可直接进行深圳、上海股市的证券买卖,并享有实时(及盘后)行情查询、资金清算、信息查询等多项服务功能。近年来,招商银行不断对“一网通”网络银行服务功能进行完善,招商银行又与国际著名资讯公司路透集团倾力合作,共同打造了专业的外汇资讯网站——“一网通外汇”,为客户提供专业外汇资讯、“汇市沙龙”交流园地和外汇交易通道等一系列外汇交易的相关服务。
现在,招商银行网络支付系统每天自动发生的交易有100笔左右。“一网通”日均处理400笔。
招商银行的网上业务使许多网民成为它的用户,并在网络市场上超过了同行企业,其综合实力明显提高。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02年末,“一卡通 ”客户达2700万户,卡均存款余款达4000余元,大大高于全国银行卡平均余额;网上企业银行客户约3万户,2002年的网上交易金额超过20000亿元;个人网上支付用户数量已经超过50 万户,合作的BtoC电子商务平台供应商超过600家,覆盖了国内几乎全部优质网上商户。(注12)
目前,招商银行“一网通”网络银行已成为国内著名的网络银行品牌。
3、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网络银行于2000年2月1日正式开通,开通之初业务覆盖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四个城市。2000年6月10日起,中国工商银行又在深圳、厦门、青岛、宁波、大连以及广东、浙江、江苏、辽宁、吉林等省的主要城市陆续开通网络银行服务。至2000年6月底,中国工商银行开通网络银行服务的城市达31个。工商银行先后多次对网上银行进行了版本升级,陆续推出了个人网上银行、集团理财、银证通等一系列网上银行新业务。企业和个人客户通过登录工行网站,享受从账户查询、转账、汇款、缴费到证券、外汇、基金等一系列的网上银行服务。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