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制度规则的建立与完善,保证供应商、分包商和代理商之间的合约得到有效地执行。广东专业镇经济之所以在推进纵向一体化产业分工上出现困难,是与市场交易中正式合约的执行有密切关系的。事实上,企业之间形成上下游网络关系的核心是契约。如果交易出现问题,在契约能够有效执行条件下,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凭借契约的约束,相互依赖对方,那么,双方就可能会努力缓和各种争议。如果双方不能签定一个可执行的、能够包括重要的意外事件和惩罚逃避责任行为的契约,那么,这种供应链条就会中断。因此,有效的契约是保证这种网络关系得以长期发展的根本。目前,在一些纵向一体化的专业镇经济中,企业之间形成纵向一体化的基础在于非正式的契约关系。这种合约关系在一个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源流动有限的条件下是比较有效的,但是,在广东省特别是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专业镇经济多数是在要素流动条件下出现的。要素流动会降低人们退出合约的成本,使合作者双方出现机会主义行为,从而损害企业之间的网络关系。这也正是专业镇经济难以推进纵向一体化网络的一个制度性因素。因此,建立正式的以合约的有效签定与执行为核心的制度规则,有利于在要素流动条件下形成企业之间的纵向链条关系。通过正式的制度规则,保证长期的合作关系,这会极大地促进专业镇经济向产业内生产流程中不同环节的分工转变。
(三)专业镇经济向纵向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 、企业专注核心业务, 加强与外部资源的联系交流
由于专业镇企业网络的存在, 企业不再需要追求“大而全”, 而应该追求较强的专业化分工, 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核心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作为企业网络上的结节点, 其核心力量是企业网络组建的基础, 同时也是企业参与分工协作和市场竞争的关键。因此, 这些企业只有认真审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对目标市场进行科学分析, 完成企业定位, 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核心业务和培育核心能力, 而对非核心部分进行剥离, 使自己成为“小而专”、“小而精”的经营主体。在专业镇里, 各个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内生于企业网络之中, 内生于企业之间的互动之中。因此, 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同时, 应该跨越边界, 有选择性地与其他企业和机构结成长的、稳定的、互惠的关系。只有将培育核心能力和加强与外部资源的联系交流, 通过企业间专业化分工与协作, 才能更好地发挥网络效应、协同效应。
2 、发挥行业协会联结企业间交流沟通的纽带作用
在硅谷的发展中, 行业协会如圣克拉拉地区企业制造集团(SCCMG) 、美国电信协会(AEA) 、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协会(SEMI) 等功不可没。在企业组织和协调生产经营所需的动态能力和资源的过程中, 专业镇的行业协会作为企业相互联系交流的纽带,应该在专业镇向纵向一体化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企业单枪匹马地与各个利益主体直接联系, 和企业与实力雄厚、社交关系触角广泛的行业协会交往相比,显然后者更有效率且节约企业的精力、时间和资源。专业镇的行业协会应该是在企业自主联合、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产生, 属于民间团体的性质, 具有两方面的职能:
(1) 对内协调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可以通过举办研讨会、协调会、博览会、培训活动、制订产品标准等为企业之间的交流、学习与合作创造机会, 帮助企业寻找客户或商业合作伙伴以及增强企业追踪瞬息万变的技术与市场变化;
(2) 对外协调企业网络与政府、社会及国外有关机构的关系; 协助地方政府共同解决土地使用、交通、环保、产业发展等问题, 把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有机结合起来。
3 、地方政府的扶持推动
无论从国内的发展实践, 还是国际上成功产业区的经验来看, 企业网络的成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使经济能适应变化的国际竞争环境以及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积极地支持中小企业网络的发展。在我国专业镇向纵向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应起着多方面的扶持推动作用:
(1) 通过政府活动刺激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合作。而有关政策的制定也应该建立在政府与当地企业交换信息、谈判和协作的基础之上;
(2) 用优惠的政策引导对企业网络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投资,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整个专业镇的投资硬环境, 满足企业网络进一步发展对交通、通讯、环保等更高的要求;
(3) 制定系统推动产学研合作的政策, 鼓励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专家以各种方式直接参与专业镇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活动;
(4) 完善有利于企业创业与发展的中介机构。在企业网络为基础的产业体系中, 各种规范的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如风险投资、研究与开发、教育与培训、信息、为企业家提供帮助的机构等对专业镇企业网络是至关重要的。
四.对广东专业镇经济持续发展的思考
广东专业镇经济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大发展,基本上进入了第二次发展时期,如何紧跟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利用国际范围内产业调整和转移的机遇,及时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难题。广东大多专业镇是中小型家族式企业或乡镇所属企业,存在创新能力弱,产业、产品开工设计能力弱,以及资金、技术、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不足,这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着广东专业镇经济的发展。以下就现阶段广东专业镇经济存在的问题,对其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一)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是二次发展中的中心环节。国际上评价一个企业,不是先评价你是否赚钱,首先看你有没有专利技术,有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有没有技术创新能力。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技术创新不等于只是对高新技术而言,还可以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创造出适合本企业特点的适合技术;其二,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要成立相应的技术创新中心或相应机构,如果没有相应中心,也可以与有关机构或企业共同建立企业联盟,进行有关技术创新;其三,要注意技术引进与合作问题,当中小企业规模或品牌具有相当实力时,要与国外的有关公司进行联合研究开发,或在国外设立技术开发中心,以获得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创新信息和进行前期开发研究。
(二)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企业是专业镇经济优化产业结构的重点。以各专业镇现有的科技水平与经济实力,大范围、全面开花地发展高技术产业是不现实的。但针对各镇实际情况与条件,有条件地发展部分高新技术产业,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各镇应利用自身技术、人才相对优势,确定高新技术发展方向与发展政策,瞄准世界技术最新发展成果,创造条件使之有所借鉴、吸收、创新和产业化,形成一至两家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技术水平的高新技术企业,并逐步带动整个镇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链,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知识经济中有更强的竞争力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当然在选择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过程中,应突出重点,避免雷同。
(三)完善产权制度
第一次创业时,大多中小企业注意到了产权清晰问题,但产权清晰不是产权制度的全部内容。一个成熟的产权制度还应当包括:产权可以流动,产权可以交易;企业内部的产权结构合理;产权设置要有利于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产权国际化,并通过产权国际化来实现市场、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国际化。企业还应当在后4个方面下功夫。中小企业在第一次创业时,相当部分企业采用了家族制。在创业初始阶段,通过道德和信用约束,采用家族式管理可以节约管理费用。但是,当企业发展到自己人不能胜任时,那么进行产权结构的改造就是必要的。家族企业的封闭性和不规范性,使得这种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引进具有排外性。家庭式企业可以采用以下改造方式。其一,在股权结构上改造。比如,首先需要明晰兄妹之间、夫妻之间等的产权关系。其二,在治理结构上突破。家族制对人力资源的负面影响最主要表现在对最高经理人员的排他性上。法制是西方市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一步,要通过建立公司内部的法规依法进行人事管理。
(四)完善多元化融资渠道
企业在二次发展中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要着力开拓和完善专业镇企业技术创新的多元化融资渠道。首先,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有效的技术创新资金支持体系;其次要加强和完善银行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可考虑给予非国有制企业贷款方面的国民待遇,还可通过组建风险投资公司(基金)支持高风险回报的项目,条件成熟时可争取在证券市场上市以筹集更多资金;同时充分发挥珠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面向国际吸引外部资金。
(五)借助信息技术网络提升竞争力
提升专业镇经济水平的一项有效措施是大力推进电子商务网络。把现实的中小企业企业网与虚拟的因特网联接起来,发展电子商务,加快信息的流动,把企业网络的集聚效应从现实空间拓展到网络空间,从地理的有限区域扩展到全球。目前,广东的专业镇正在加紧进行有关电子商务的准备工作,有的专业镇把网络平台建设当作技术创新平台的一个重要内容。
五.结论
专业镇经济是我国乡村经济走上专业化集聚生产的具有比较优势的道路,它摆脱了过去乡镇企业与城市经济争夺资源和市场的格局。专业镇以区域为边界形成整体竞争的生产、服务企业网络,其网络外部性有效地克服了中小企业或家庭工厂在生产、营销和管理上的劣势。在产品选择和组织结构上有着其独特的集聚经济意义。但我国专业镇的发展还处在一个初始阶段,如何组织协调其发展,以及如何提升现有专业镇的竞争力和实现产业升级改造,是今后发展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资 料 来 源
石培哲. 产业集聚形成原因探析. 《经济师》,2000(3)
王珺. 广东专业镇经济的类型与演进.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1(4)
李新春. 专业镇与企业创新网络.《广东社会科学》,2000(6)
吴国林. 专业镇经济——种新型乡镇经济发展模式. 《科技导报》,2001(5)
晓白. 知识经济与珠三角镇域经济的发展.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1(5)
王珺. 专业镇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南方日报》,2000年10月9日
刘志彪,王国生,安国良. 现代产业经济分析.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曾祥效. 广东专业镇产业族群的形成与产业链发展曾祥效.《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20(10)
王珺. 产业组织的网络化发展——广东专业镇经济的理论分析. 《中山大学学报》2002(1)
10.江雪明 胡小华. 企业网络与专业镇经济的发展《华东经济管理》,2002.16(4)
11.路平. 关于增强广东产业地区集群(簇群)创新力、竞争力的构想,《经济前沿》2003(4)
浅论广东专业镇经济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