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过头来,我重新思考“马路上的数字”和“家里的数字”这两个活动。它们指向的是同一个基本经验:对周围环境中的数敏感,体验数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但马路上的数字能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视角让孩子去感知,数字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比如路边的门牌号码、车站上的数字,都能运用到我们孩子的生活中,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因此在开展“马路上的数字”时候,针对门牌号码、车站上的数字,这些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有侧重地进行活动,对数字的作用进行补充。 又比如,主题活动——我在马路边,其中有一个点是“车上的画”,在开展主题活动时,我用“车牌的秘密”替换了这个点。车牌这个素材点与车上的画这个素材它的价值是等值的。车上的画这个素材是通过观察车上不同的数字、文字、标记和图象,让孩子了解他们的意义,感受与人们的关系。其实车牌它也同样含盖了这么多的内容,同样具有这个价值,而且又是孩子感兴趣的。 一个主题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很重要,它能促进主题的开展和推进。但是作为崇明的孩子,由于地理位置及其其他的因素,机场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孩子们几乎没有搭乘飞机的经验。相反,船对我们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崇明是一个海岛,孩子们都有过乘船的生活经验,让孩子说说乘船的经历,可有说不完的话题。两者相比较,我们在开展主题活动时,更多的是围绕“江上游览”开展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对已有经验的回忆,以及老师为此创设的环境中,进行探索、观察,从中获得经验的累积。“机场”这个点,可以通过老师创设的环境,让孩子们在阅读图书或是其他的途径来了解。 其实,无论是有目的地选择素材点、组合素材点,还是替换素材点,都必须建立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通过仔细地通读教材,真正理解教材,理解教材的思想内涵,根据自己班级孩子的发展能力和水平,以及我们所处的周边的资源环境,有目的地选择、创造性地选择,才能真正赋予新教材新的活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推进幼儿的发展。 二、什么是整合 什么是整合?记得在自己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将不同学科的内容组合在一起,这就是整合,其实这只是一道好看的拼盆而不是整合。在“二期课改”中,我们都在力图营造一个与孩子生活本身相一致的综合的课程形态,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却又难以摆脱学科拼凑的痕迹。应彩云老师写的《孩子的活动是整合》,让我回忆起自己的一段教学经历。 早晨孩子们下楼去做操,朱一鸣和陆健指着楼梯口的安全标志“安全出口”,这个标志“有什么用”展开了争论。那么到底有什么用呢?孩子们提出不同的意见。有的说这是提醒我们小朋友上下楼梯要靠右走,非非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安全出口就是告诉我们在火灾的时候要从这边走。”孩子们的讨论,引起了我的关注。在孩子们的讨论中不难发现,孩子们对周围的事物有着浓烈的兴趣,以及探究的欲望,而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保护孩子这种探索的精神,为他们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我提出问题:遇到火灾该怎么办? 关于学习新教材的体会(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关于学习战略管理学课程的体会 | 下一篇:关于学习新《劳动合同法》解读的..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关于 学习 教材 体会 | 2020-04-20 16:41:33【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