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给的课堂奖励必须适当,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甚至应该根据学生的水平设置不同的课堂奖励标准。首先,课堂奖励不宜太频繁,若学生稍微有一点好的表现老师就开始表扬,学生觉得这种表扬很容易得到,变得对课程很松懈。教师应该制定恰当的标准,让学生觉得得到这份奖励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其次,课堂奖励的面积不宜过窄。学生经过多次努力,却总是得不到教师的奖励,积极性会降低,因此教师设计的奖励应该能让学生觉得有希望得到。 3、奖励不是只有“奖”,更重要的是“励” 课堂奖励的目的在于激励。教师在给予奖励时应考虑到这一次的奖励会对这门课还有学生起着多大的作用,能否达到自己所期望的作用。鼓励与奖励结合是最好的。事实上,单纯的鼓励有时难以满足学生力求被肯定的心理需求。奖励是对过去成绩的肯定,鼓励是对未来的期待。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奖励观 教师对课堂奖励有正确认识的同时,认为学生的奖励观也很重要。当然,这种课堂奖励观还是应该由教师为学生树立。由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得知,有的学生因为没有得到奖励而变得失落,学习积极性下降;部分学生为了得到奖励而在考试时舞弊;部分学生的受奖励欲望越来越强,他们想得到更多甚至更贵的物质奖励,案例2表明教师如果给的是物质奖励,学生会想得到更多东西,甚至想得到更贵的东西,这样会让学生的欲望越来越强,失去对课堂原来的兴趣。总结出以下几点方法: 1、注重对未得到奖励学生的思想工作 教师在奖励完学生之后,必须对未受奖励学生做思想工作。教师可鼓励其他没有得到奖励的学生,下次有进步同样可以得到奖励,并且在今后的课堂中要细心观察,如果这部分之前未被表扬的学生表现很好,一定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就算是口头表扬也可以。
关于小学课堂奖励的负效应的看法(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 | 下一篇:浅谈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关于 小学 课堂 奖励 负效应 看法 | 2020-09-04 11:41:58【返回顶部】 |